那就是他执意要将原来生活在高句丽境内的所有民众全部迁移出去,然后再将夏国民众和中原迁移来的民众跟他们混居在一起,形成三者混居的局面,经过粗略计算就至少有六百多万人要进行大迁徙。
六百万人的人口迁徙哪怕对后世的超级大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这对夏国如今的财政无疑更是一个极大的压力。
哪怕这时民众们对生活的要求还没有后世人们那么高,但各种物资钱粮的消耗依然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天文数据。
不过在王泽看来,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这样的人口大迁移都是必须进行的,因为这此夏国一口气接纳了相当于过去夏国总人口的新国民,这对夏国原来的社会形态将会构成强大的冲击。
如果如今不能够趁着高句丽新灭,中原移民新到来的有利时机,将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民众糅合在一起,以后夏国境内将会产生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国民之间形成很大的意识形态差异。
生活在中原的民众、原高句丽境内的汉民与夏国汉民虽然都是汉民,但是因为相互之间到来的地域不同,相互之间的习俗、饮食甚至连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显然不利于夏国国民社会的进一步成长。
趁着现在这数百万民众刚入伙,心思还比较小心的状态将其糅合,不然等以后这些人都已经重新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再想将其糅合到一起那么花费的代价就就不止今天这么大了。
人都有一个认生的问题,一个人在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总会小心翼翼遵守当地的规矩,这时如果是一个好的环境去引导他们,他们很快就会虚心学习这里的规矩和一些好的习惯,向当地民众看齐。
比如后世国人在国内时,因为环境原因,一个个丢起垃圾来理直气壮地,但是到了李家坡等一些其他华人国家后,绝对是小心翼翼的不敢丢垃圾,正是因为入乡随俗这时的所有汉民才是最好改造,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快的通入夏国的社会秩序中来。
中原那些汉民也就罢了,本来就是离家数千里比较听从安排,而高句丽这些汉民如果还要留在高句丽境内的话,他们必然会觉得自己就是这里的主人,天生就觉得自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地域优越感,因此王泽必须将这些汉民全部迁移离开。
面对着王泽的努力说服,刘忻、羊枯、吕文与萧敬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一个新生国家要想保持日后的稳定和统一,就必须尽可能消除这些地域差异,如今虽然付出的代价大一些,但是日后却可以消除这些矛盾。
更何况如今夏国把持着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贸易,光是收取各国海商的过境税收,就是一笔极大的收入,因此夏国并不缺少那些钱,哪怕因为迁移会导致一年多国民生产停滞,但是这些年来夏国储备的粮食足可以让全体国民食用两年以上,因此这个决意就被执行起来。
随着数百万国民的再次迁徙,对高句丽境内矿产的开采也开始进行起来。
高句丽覆灭后,夏国终于可以放心的大规模开采后世朝鲜茂山的露天大铁矿,之前这里因为太过靠近高句丽本土,因此哪怕夏国已经占据了统们江十余年,却一直不敢大规模的开发,都是小规模的开采铁矿石而已。
另外占据辽东之后,夏国也获得了后世辽东的几个大铁矿,这些都让夏国的国力进一步提升,而获得的高句丽青壮们更是让夏国对铁矿、煤矿的开采提升了近乎两倍的规模,钢铁可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只有有了更多的钢铁才能够拥有更好的武器。
对于高句丽覆灭后其原国土的规划,王泽将鸭录水以南一直到汉江北岸的西海岸划分为乐浪郡,依然是以平壤城为郡城,半岛东部包括后世的盖马高原一直到统们江口则是划归为沃沮郡,以元山城作为郡城。
而辽东部分因为人口还比较少,目前又是夏国直面契丹、突厥的前线,因此王泽决定将新城以南依然划分为辽东郡,郡城为辽东城,而辽东郡向北一直到粟末水沿岸则是重置玄蒬郡,郡城为扶余城。
甚至王泽还把难水中游的辽阔土地设置为江州郡,以江州城为郡城,这一次夏国一口气就增加了五个郡的编制。
在全面占领高句丽故土后,夏国的领土加上南洋的领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多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已经比北周的领土还要多出许多倍,哪怕如今夏国总人口已经暴增到一千一百多万人,这样每平方公里依然还不到三个人,可谓是地广人稀之极。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做完后,都已经是夏历二十年的春天。
正当王泽信心满满的准备将新占领的辽东领土建设起来时,正在巡守扶余城周边的胡秉常却忽然发出急报,竟然有数万名骑兵滚滚而来,竟然是契丹人和突厥人插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