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中,近几十年只有美国的NASA进行过实际的行动尝试,但是最后却因意外状况而失败告终。
原晧宸还为此专门查阅了美国登陆火星计划的一些具体行动。
2018年,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启动登陆火星宇航员生存改善计划。
计划包括:
在长达700多天的星际任务中,针对长期处于高辐射的环境下,宇航员可能面临癌症、骨质疏松、免疫问题等风险的情况开展人类健康和行为测试实验;
火星表面及宇宙空间中,类似种植食物和循环利用水的生命支持系统开发;
在国际中转空间站及宇宙飞船里搭建3D打印模块等项目等。
2022年,美国NASA,建造了史上威力最强劲的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并成功发射新的太空飞船“奥赖恩号”,完成了远距离星际旅行试验。
2025年,美国NASA开始建造能够在火星表面生活和工作的宇宙飞船。这种飞船仅需常规维护,就能够从火星自然环境中获得制造燃料、氧气和建筑材料的资源,以保证在数年内支持人类生活。
2028年8月22日,美国NASA开始了举世瞩目的火星登陆行动。
当天凌晨,“马尔斯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因为受到当时的科学水平制约,地球科技既无法实现高能耗的“直来直往”式星际航行,又不能以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方式来推动宇宙飞船(火星探测器,最快6个月即可到达火星)。
所以,本次火星登陆计划选择了“最省能量的航线”。
即以太阳为中点,以稍高于第二宇宙速度的速率进入一个围绕太阳运行的长椭圆轨道(此时宇宙飞船可以借助太阳的引力在轨道中飞行,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然后从位于轨道一端的长轴象限点地球,飞往位于另一端的长轴象限点上的火星。
2030年7月20,“马尔斯号”宇宙飞船历经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后到达近火星轨道,并被火星引力捕获。
在登陆之前,“马尔斯号”宇宙飞船首先沿着火星外围进行了10次完整的轨道飞行。
期间宇航员通过宇宙飞船上的超高清探测器拍摄搜集了大量极为珍贵的火星信息影像。
随后,在第4次近火星轨道飞行时,美国NASA还进行了一次登陆预演,“马尔斯号”宇宙飞船发射了一个无人航天器从火星表面采集了几块巨石样本并成功回收。
面对如此顺利的开局,整个地球都以为本次火星登陆计划即将大功告成。
可是,天不遂人愿,火星地表状况突起,原计划的登陆地点所在区域突发了持续三个月的沙尘暴,沙尘暴的风速达到每秒180多米(12级台风风速每秒326米)。
面对如此苛刻的自然条件,出于宇宙飞船回程的安全考虑,美国NASA最终只能抱憾终止了这次火星登陆计划。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再没有任何国家及组织尝试过登陆火星
(未完待续)(这几天工作特别忙,所以更新的较晚,见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