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文华殿内,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
对韩爌、温体仁这帮大臣,他们一个个都在等天子开口。
别看当前国库拿不出银子,但是天子内帑充沛啊。
从整肃内廷开始,到崇文门税关整顿,再到铲除八大贼,仓场亏空等等,这期间杀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一应的赃银,可都是充进内帑了啊。
就算天子先前拿出一部分,解决部分军饷开支,可是内帑的银子,依旧充沛啊。
当前直隶大旱,山东大水,这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身为大明的天子,若眼睁睁看着灾情糜烂,那谁还为朝分忧啊。
“从朕御极以来,大明是年年受灾,朝廷是年年赈灾。”
看着不言的众人,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开口道:“包括皇兄御极登基,那七年间,也几乎都是这般,朕有些时候,就一直在想啊。
除了这雪灾、地龙翻身,是人力所无法左右的。
但像水灾、旱灾、蝗灾之事,若是地方修建水利设施,拓宽河道,筹建储水之库,那是否能减缓些灾情造成的损失?
可事实上并没有这样。
据朕所知晓的情况,这朝廷调拨的赈灾粮饷,多数都耗费在赈灾事上,却无人看到朕所想的这些。
这不好。
很不好。
倘若大明日后,还是年年遭灾,年年这般,那朕想问问诸卿家,国库没银了,内帑没银了,那朝廷还怎么办?”
文华殿内很安静,韩爌、温体仁、徐光启这帮内阁大臣,包括毕自严这些户部大臣,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透过天子所讲的这些,他们敏锐的觉察到,针对直隶大旱和山东大水,天子似乎有一些新的想法。
或许这些想法,跟当前的大明官场,所奉行的潜规则是违背的,所以一旦提出,可能会在朝野间引起热议。
“此次直隶大旱和山东大水,一应赈灾所需粮饷,皆由内帑调拨。”
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平静道:“但是……朕决意于国朝,特设赈灾公署,专司大明赈灾事。
就朕方才所讲的那些,皆归属赈灾公署所管,地方上要分设行署,可先在直隶和山东两地,试行。
这个赈灾公署,直归朕管辖,日后若涉及一应事宜,需跟有司交涉,这有司必须要配合行事。
关于此次直隶和山东的赈灾事,朕想着行以工代赈,着地方官府,在赈灾公署的全权负责下,组织地方灾民,在各地挖设水利设施,扩宽河道等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