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温体仁和周延儒他们,沾上一两条,但绝不是帝党大臣,毕竟说到底,他们的跟脚是守旧派官僚出身。
现在一个个都没当上首辅,等有朝一日真当了首辅,那所做的事情,或许还不如韩爌做得好。
什么特性的人,安插到什么位置上,其实是很有考究的事情。
“卿家能为朕分忧,为社稷虑,朕心甚慰。”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保持笑意,看向周延儒说道:“朕就是知晓卿家之才,所以才擢卿家进内阁。
这几日,朕也一直在想,究竟让卿家主抓哪些政务。
想来卿家在军机处时,清楚温卿所奏廉政公署之事吧?此事当初在朝野间,引起的议论可不小啊。”
“臣知晓。”
周延儒忙欠身应道。
周延儒嘴上这般说,心里却暗暗揣摩起来,难不成想叫他主抓廉政公署?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倘若做不好的话,不仅会失去天子的信赖和倚重,而且还会交恶朝中大臣。
“朕觉得在内阁这边,仅靠温卿主抓廉政公署,还是远远不够的。”
崇祯皇帝觉察到周延儒的顾忌,神情自若道:“说到底这个廉政公署,先前并没有此等衙署,什么事情都要摸索着来。
朕也有足够的耐心,看着温卿将此事做好。
不过周卿也知道,朕一直都很重视吏治整顿,风气整顿,毕竟这些事情做不好,那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僭越法纪等腌臜事,就会层出不穷。
既然做了大明的官,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不然吃着大明的皇粮,拿着大明的俸禄,算怎么回事?
所以朕想叫周卿在内阁这边,主抓吏治新规,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韩继思,一起尽早将此事完善。”
周延儒:“……”
吏治新规很早就在朝提出,并且付出相应的行动,不管是责任制和追责制,还是向有司衙署派驻监察御史,亦或京察大计,再或者不定期向地方谴派巡察御史等事,随便拎出来一件,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从韩继思提出吏治新规后,朝堂之上就没有不骂他的,错非是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早就在朝形成倒韩风潮了。
现在天子重提这件事情,周延儒就清楚吏治新规一事,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在朝立稳脚跟。
想起先前北直隶治下各府州县,在韩继思试行带队巡察,所上疏弹劾的那批罪官,巡察差事他们都察院办了,但扛雷的却是内阁和吏部。
要不是崇祯皇帝的冷处理,对朝中部分言官御史,包括有司大臣,上疏弹劾韩继思所为,悉数都留中不发,只怕倒韩风潮也就形成了。
“卿家,可是有什么顾忌吗?”
见周延儒不言,崇祯皇帝故作疑惑道。
“臣……谨遵上谕!”
周延儒忙作揖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