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犹豫了片刻,用力地点点头。“十有八九。”
赵温吁了一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尽力了。”
——
刘协回到御帐,坐在案前,气犹未定。
赵温的表现让他很生气,同时也让他见识了袁绍的影响力。
赵温是益州人,和袁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都能为袁绍如此卖力,其他人可想而知。
比如司空张喜。
张喜就是汝南人,和袁氏关系密切。
“陛下。”蔡琰将刚写完的记录递了过来。
刘协看了一遍,心情渐渐平复。“令史,朕的决定是不是有些孟浪?”
蔡琰低下头。“臣不谙政务,不敢妄言。陛下若有疑,何不咨询其近臣,比如荀侍中。他为人机敏,观察入微,定能为陛下解惑决疑。”
刘协笑了两声。“令史今日为何如此谦逊?”
蔡琰神情窘迫,讪讪说道:“臣随陛下左右,见得越多,越是觉得自己浅陋。这朝堂之事,与史籍所载相去甚远,非臣能揣度。”
刘协眉梢轻扬。“令史此言,大有见识,将来不可限量。”他想了想,又道:“这是令尊的教诲吗?”
蔡琰一时出神,沉默了一会儿。“诚如陛下所言,先父在时,的确讲过类似言语。如今想来,颇有自省之意。只是臣当时年轻气盛,未曾深思,如今身处朝堂,才渐渐明白他的意思。”
刘协暗自感慨。
这世家子弟就是世家子弟,从小耳濡目染,起点既高,进入状况也要比寒门子弟快很多。
刘协和蔡琰聊了两句,命人去请荀攸来。
刚才一时激愤,答应了赵温,现在想想,又有些后悔。
万一袁绍真来了,那该怎么办?
以袁绍的影响力,真要入朝主政,做了大将军,朝中文武还不唯他马首是瞻,自己这个皇帝就真的成了傀儡了。
说不定真成了献帝,献出帝位的皇帝。
时间不长,荀攸来了,一如既往的平静,如古井无波。
看完蔡琰刚刚完成的记录,荀攸拱手而坐。“陛下担心袁绍应召?”
“他会来吗?”
“不会。”荀攸说道:“尤其是在郭图受辱的情况下。”
刘协松了一口气。
“陛下其实不用担心袁绍。来与不来,并无分别。”
“为何?”
“袁绍身负高门之望,好为雍容,却又敏感自负,处处争先。占优势时,或能稍作退让,示以大度。处下风时,必争以毫厘,以示不屈。若他击溃公孙瓒,全取幽冀,或许会入朝辅政,以成周公之名。如今与公孙瓒纠缠不下,颜面大失,如何肯来。”
刘协反复斟酌一番,觉得荀攸说得有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