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赵温都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不安。
杨彪不说袁绍的事,直接问益州,而且不问刚从益州回来的张喜,却问赵温,这是什么意思?
但他们都是久经官场的人精,迅速听懂了杨彪的意思。
赵温稍一思索,随即答道:“人心思汉,朝廷不问前过,益州没有后顾之忧,自然可安。”
“你能保证吗?”
“能。”赵温很有把握地说道:“我可以亲自走一趟,若不能安定益州,我愿自免谢罪。”
杨彪转头看向张喜。“你呢,愿不愿意去一趟彭城,劝袁绍接受诏书,安心做他的渤海太守?”
张喜面色苍白。“文先,天子决意用武?”
杨彪摇摇头。“季礼,你觉得袁绍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平定山东?又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让山东恢复太平,如并凉一般安定?将来与朝廷对决,又有几分胜算?”
张喜哑口无言,额头冷汗如豆。
“如果不能,不如安心做个渤海太守。于人于己,都留一点余地,岂不可好?”
张喜的脸腾的红了,紧接着又白了,反复几次,才嗫嚅道:“若是袁绍不肯呢?”
“他肯不肯,不重要。”杨彪拍拍张喜的手臂,意味深长的说道。“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山东士大夫肯不肯?”
第六百三十四章 千里而来
贾诩坐在刘协对面,将与杨彪见面的经过说了一遍。
刘协静静地听完,点了点头。
“先生辛苦了。”
贾诩一声叹息。“陛下,臣知道,这并非治本之法,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汉病了几十年,一味用猛药,只怕会伤了元气,为外邪所侵,不如缓缓图之,固本培元。且陛下富春秋,纵使三十年后,陛下也不到臣今日的年纪。臣等得,陛下更等得。”
刘协莞尔一笑。“先生等得?”
“臣等得。”贾诩郑重地点点头。“若能议和成功,天下太平,臣可学留侯养生辟谷,三十年未必不可期。”
刘协眼中的笑意更盛。
这老狐狸,以退为进啊。学张良,你真放得下吗?
“先生,你有留侯之智即可,学他养生辟谷却大可不必。”刘协微微一笑。“张良才活了多久?你要学他,可就见不到真正的太平了。”
贾诩微怔,随即哈哈一笑。“这么说来,臣又可以胜他一次了。”
“又胜一次?”
“是啊,臣遇陛下,幸运胜于留侯遇高皇帝。”贾诩笑道:“若是能比他长寿,岂不是又胜他一次?”
刘协哑然失笑,随即又道:“先生当胜留侯,我却不敢胜高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