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拍下,桃千金上火劲吐芒,将阻挡剑路的兜露子佛珠纷纷灼燃起火!
沁人心脾的兜露树花芳香,瞬间就变成股股带着呛人气味的青烟。与隔空御剑不同,这口魏野随身养炼的道门法剑在正主手中,威力远非方才斗法可比——
火剑直拍而下,做当头棒喝愚僧之势,老僧唱经之音亦随之嘎然而止。
一道庄严悲悯兼而有之的淡淡佛息,自老僧眉间淡淡透出。
火剑落于顶,老僧双目便在此刻睁开。
那双眼睛,像所有的老人一样,晶体浑浊,异常干涩,虹膜与眼白界限不复分明,却在瞬间变得如清早莲瓣上的一滴晨露般清澈分明,瞳孔便如同一粒绀青琉璃珠。
青白分明,如青莲妙华,此名绀青莲华目。
在佛门的传说中,佛身具三十二种瑞相,依三十二种善业法而生。善视众生为其中第一部善业法,佛门比丘依法成就,而得证青莲佛眼相。
枯僧开佛眼。
老僧望了魏野手中桃千金一眼。
眼如青莲,瞳似秋水,清光湛然,慈悲可亲。
然而落在老僧眼里的,只是魏野嘴角一丝嘲笑。
虽然挂着张皮笑肉不笑的脸,魏野手上发力也缓了一丝,桃千金下落速度随之变慢,原本零点二秒一格的播放画面,被人强行拉成了二秒一格,十秒一格,二十秒一格,到几乎按下了暂停键。
并非是时间的流速在老僧这双佛眼之下起了什么变化,而是随着老僧这双眼睛,魏野与老僧之间的空气骤然变得无比粘稠,将桃千金固定在了距离老僧顶上不过半寸之间!
魏野保持着持剑下拍的姿势,看着老僧说道:“开眼动念,凝气如石,你欲以禅念封我剑路,却不知我掌中之剑,又岂是徒具剑形的凡兵?”
话声中,魏野腕子一翻,猛地将桃千金一转,大喝出声:“斩!”
一声“斩”字出口,魏野再也不压制剑上杀意,原本平拍而下的剑锋,猛地立起,剑锋之上火劲化为夺命之刃,呼啸着离开剑身,化为数道高速运动的炽红剑气,直取老僧周身!
剑气催命而来,老僧面色庄严悲悯如故,双掌于胸前一分,左掌仰而向天,右掌俯而向地,俯仰之间,恰如一只方匣,护于心上。
此为佛门大手印法门之一的梵箧印,象征佛门八万声闻法藏收于一心。
老僧双手结成梵箧印,口中复道一偈:
“如是法藏,庄严净地,兵火烦恼,不可留停!”
偈语声声中,老僧双掌之间光明大作,心口现出一轮卍字佛印。
心间现佛印,双眼现青莲,一道炽红剑气也正在此刻,自老僧肩头划过!
剑气过处,却有金光浮出,一枚不过指甲大小的卍字佛印在老僧体表右旋而出,恰托住了剑气下落之势。
剑气无功,魏野眉毛一挑,却是诚心实意赞叹道:“刀剑不能破,兵火不能伤,一切障难不能碍,原来秃驴你早已经修成安住法藏金刚相。”
听着魏野赞叹,老僧面上毫无得色,只是喃喃诵经不止,眉间慈悲之意更加浓重,一篇经文颂罢,老僧方才定定地注视着魏野,开口说道:“施主,既然知我,便应知佛,火宅苦恼,放下如何?”
法剑临头,此言何其诚恳也。
炎气逼身,此心何其慈悲也。
但落入魏野耳中,只换来这前民俗学者一声全是讽刺意味的抱怨:“所以说我最讨厌话不好好说,只会用打油诗交流的家伙了。”
说着,魏野剑诀一划,道道剑气呼应他的指诀,如龙唳啸,在老僧护体佛光四周游走着。仙术士手上催动剑气,口中却是不待停顿,冷笑道:“你虽持金刚相,境界比起我所见过的那些家伙高出一线,已破欲界天定、四禅天定,超入无色天,隐入四圣法界一流,却依然住于声闻法藏之中。说破天去,这金刚法相仍然不脱小乘境界。”
听着魏野一口道破自身法门来历,老僧轻宣一声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声佛号中,既有感慨,也有默认。
然而魏野的话头却还不曾结束:“虽然你现出了青莲华目的佛眼相,然而身具佛相未必是佛。莫说你只修成了佛眼相,便是今日现出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世间法度,也非佛门中人所能妄论。昔日舍卫国王毗琉璃,兵发世尊故国,屠戮释迦族众,如来尚且默坐,无能挽回。今日本官代天行诛戮之事,和尚你又安能阻我!”
这说的是一段佛门旧事,当初如来成道后,常住于舍卫国说法,受舍卫国王族供养。舍卫国毗琉璃太子继位后,发兵释迦牟尼出身的迦毗罗卫国,如来闻之此事后,于道旁矮树下禅坐挡路三次,却依旧无力阻挠毗琉璃王屠杀释迦一族。
听得魏野随手拈来的这段佛门公案,老僧目光却是骤然一亮。
色如青莲的双眼,顿时闪动点点灵光,更现三分动人神色。
只是配上他那张枯瘦老脸,反倒更恶心了许多。
佛门中人,特别似这老僧一般,修行境界已破欲界六欲天定、****四禅天定、直入无色界四无色天定,早臻由凡问圣之道。而在这些高僧之中,除了那些一心求证涅槃寂灭之路的阿罗汉,倒是口舌便给的多些:
“施主,若论世智聪辩,施主为老僧生平仅见之士。然而施主终究身处火宅,无明扰心,不明因果。”
听着老僧大言不惭,魏野“呵”地吐了一口气:“要破开你这金刚法相,尚要花些功夫,和尚你且先说。”
捕捉到魏野话意那丝冲淡,老僧双手依然结成梵箧印,轻轻唱出一节佛经:
“如是我闻,过去劫时,有捕鱼村,于大水池捕大鱼食之。彼时大鱼王,今毗琉璃王者是。彼时人民,今释迦种是。因此因缘,今受此报。”
佛经唱罢,老僧看着魏野温和说道:“施主!今日之番和城,何异当年的释迦王城?今日的羌军,何异当年的琉璃王军?”
“施主,冤冤相报,永无尽头。众生更相杀害,只造地狱之因。唯望施主悬崖勒马,火宅撒手,开城投降,不兴兵戈,免造杀业。纵然人民死伤,仍不可免,却能取一点善因,更成来生善业,才见佛法有灵,果报不虚,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