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横架在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至今已有八百七十多年历史了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故此桥得名“安平桥”安平桥全长2255米,约五华里,故俗称“五里桥”今年的正月都是阴雨天,偶尔出个小太阳,虽然只是中午时分一小段时间,但趁着这样的好天气,我去南安水头一家企业谈业务,回来的时候,正巧路过安平桥。因此,乐得顺手牵羊,提着相机便往上走去。
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历经十四年方大功告成。安平桥的建造,比泉州洛阳桥(公元1053-1059年)晚些时间,然其构造却和泉州洛阳桥一样,都是采用闽南花岗岩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其桥墩的构造也和泉州洛阳桥一样,在激流处采用船型桥墩,以便于排水泄洪,减少流冲力。安平桥的长度和建造工程,比泉州洛阳桥更长更大,耗时更多上近十年的时间。其桥长近五华里,宽为3~3。8米,共361个孔墩。由5~8条大石板铺架而成,硕大的石条长约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的石条重达25吨。
安平桥的倡建者黄护原是一方富商,靠经营海外贸易发迹。据说当时捐资三万缗(n)钱倡建此桥,然工程进行到一半时,不幸病逝。后由其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支持“安平桥”的兴建工作,直至1152年终于全桥完工。然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酾水三百六十二道,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因此,若说安平桥的建造主持工作,则是当时的郡守赵令衿。
做为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安平桥被称为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第一长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称!安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物标本,1961年2月4日,安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的成功建造,打通了由泉州南下漳州、以及广东潮州的商旅通道,方便了民间物资的快速流通,大大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繁荣。
在安平桥上,我从南安水头方向一直往晋江安海方向行走,一路上人来人往,有乡人,有过客,也有游人。今天的海风很大,桥下的海水激起阵阵的水纹。向两边望去,总用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域面积500多亩的“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已经动工了。工人在小岛上掘土,推土机在大平面上施工,部分亭台楼阁已经初具规模。当然,做为历史之积淀的安平桥,依然保持着它横跨江海的气势。两边的海水波光粼粼,远处的树木,近处的水鸟,大概,都会有它们安静的一隅。
或者,我们更期望明天的山光水色和历史的积淀保持着相对的和谐。在我们看到一队队一行行的过客游人时,我们能让不同层面的人感受到不同的景观。有人喜欢现代风景的优雅,也有人喜欢历史文物的积淀;有人喜欢清清的海水,有人喜欢长长的古桥;有人喜欢随风而动的草木,有人喜欢坚强横越的石梁当然,我不知道你会喜欢什么!但是,当我看到“听潮楼”上的广告涂鸦和被敲掉一角的——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的立碑时,我的心是沉重的。
历史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永不再来的记忆,但是,我们又将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持和传承她呢?一只水鸭浮出水面,当我按动快门的时候,它敏感地插入水中。在我的相机里,只留下一片茫茫然的海水,和永远不会消沉的阳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