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依旧仰着头盯着上空,“马引一事无需多说,李药师若是有意,可上书朝中,可去信霍国公。”
魏征被气的倒仰,啐骂道:“去信霍国公,亏你说得出口!”
谁不知道平阳公主夫妇与你李怀仁关系密切,当日也是这层关系,马引另一头才会交到赋闲在长安的霍国公柴绍的手中。
去信柴绍……若是平阳公主知道是我怂恿的,还不闹到东宫去!
魏征瞥着面无表情的李善,心里唉声叹气,这事儿还真不太好办了。
去年霞市初建,开拓商路,大量良驹是通过交易的方式进入河东,要知道李渊严禁通商塞外的诏书至今还没有撤销,换句话说,李善是背着黑锅为国出力的。
朝中谁都心里有数,陛下肯定是知情人,说不定还是怂恿者,但这事儿不能放在明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李善才弄出了所谓的马引。
李靖欲掌代州,首重霞市,一是因为存粮,二是因为马引,事实上马引本身就是和粮食联系在一起的,商贾运粮至代州,霞市这边发放马引,商贾持马引去长安,通过霍国公柴绍确认后挑选马匹。
刚开始李靖还有些庆幸,毕竟代县令李楷是嫡亲侄儿,虽然在战事中有些胳膊肘儿往外拐,但这种事必然会全力相助。
但没想到人家李善早就打定了主意,来了个釜底抽薪,准备将马引一事的主导权上交到朝中……朝中如太仆寺,如兵部,早就眼热了。
没了马引的主导权,就意味着不会有商贾运粮来代州,以后霞市很可能只沦为交易的市场。
弄懂了这一切后,李靖实在是头大如斗,魏征也是一趟趟往霞市来找李善……抬抬手啊!
但李善完全不理会,还用嘲讽的口吻说,自己早就替李靖安排好了!
没有战马?
这一战逐敌漠北,俘获战马近万匹,还不够你李靖用吗?
没有存粮?
孤早就使代州别驾张公瑾行军屯……那厮不是与李药师交好吗?
听魏征转述这种屁话,李靖心里只有,军屯……要知道屯田,不可能有良田的,顶多是半废弃的田地,甚至有可能要开荒,刚开始顶多自给自足,大量产出,明年都估计够呛呢。
至于那近万匹良驹……如今还在军中,李靖根本沾不上手。
大战之后,代州军始终是被苏定方、薛万彻、张士贵掌控,李靖没有去试图做什么……他心里也清楚,只要李善还在代州,代州军就始终烙印着对方的印记。
这近万战马,李善没有放话,自己就占不到便宜。
他会松口?
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啊!
李靖、魏征和张公瑾商议多日,虽然互相都没有明言,但心里有共同的判断,李善这是要谈条件。
魏征私下细想,也能够理解,去年的代州何等残破,是李善苦心经营,折腾出这样的局面,如果没有顾集镇一战,以李善和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关系,必然是全数托付李靖。
但如今双方撕破脸……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因为什么,李善放弃了对代州总管的企图,吃了这么大的亏,还轻轻松松的全数转交?
毕竟是双十青年,哪里忍得下这口气呢?
之所以一直不松口,魏征、张公瑾都看得出来,李善那是等着李靖送上门呢。
李善瞄了眼犯难的魏征,轻描淡写的说:“尚未接到长安来信?”
魏征一愣,“今日方至……”
李善也愣了,以你的心思,难道猜不到?
李靖那厮拉不下脸来……或者说在接下来的交易中不想处于下风,那就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缓和关系的人物。
原本李楷很符合这个标准,但无奈李善定居在霞市之后,这厮就一扭头去了县城,缩在了县衙内……李善心想,李楷应该也得了消息。
“今日玄成兄登门,李药师必然不知。”李善嗤笑道:“朝中已然定下封赏,中书舍人奉命出使。”
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征来访(下)
中书舍人?
魏征立即听懂了,只是今日刚刚接到的那封信中,同僚王珪还真没提到这件事。
忍了忍还是没忍住,魏征笑着问道:“是清河县候崔舍人?”
能压得住李善的人不多,但奉命出使代州,宣读封赏诏书的清河县候崔信,肯定是有这个资格的。
而崔信与丹阳房是姻亲关系,早年就与李靖熟识,再加上李昭德这个丹阳房子弟,李靖也能拉的下脸来霞市了。
李善在心里琢磨,自己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对待李靖的态度……在张公瑾、魏征眼中或许有些苛刻。
但不苛刻一些,自己郁藏胸中的那口气朝谁发泄呢?
知道崔信出使代州,魏征彻底放下心了,心想这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既是李善的长辈,又是李靖的姻亲,还真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魏征怀疑搞不好是陛下亲自选的……这种和稀泥的手段,陛下才是最擅长的。
心事一去,魏征放松下来,摇着蒲扇和李善瞎扯淡,后者无精打采的随口敷衍……不说原本就有交情,人家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雁门关,给还在准备等待时机的李靖施加压力,若非如此,自己那日必定战死在顾集镇外。
就凭这个,李善虽然看这厮不太顺眼,但也不能将人赶出去啊。
回到代县之后,李善已经从无数人口中听到了无数种版本,可以确定的是,李靖的确是有意拖延出兵时机,毕竟李渊许了他全权处置的权利,但……李善想想也挺感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