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啊狄仁杰,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觉得本宫会在乎那些东西,还是大唐缺那些?还是你觉得太子会在乎?”
“皇后,臣并非是要为真腊国说项,臣与安南王并无任何私交,甚至是在接到这安南王的奏章前,根本就不认识此人。臣之所以冒着大不敬谏言皇后您,实属出于为我大唐着想之忠心耿耿,并非是为己谋利。”狄仁杰额头上的汗珠则是越来越多,甚至连看武媚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在他看来,皇后如今的语气,显然是不想管,也不愿意或者是无能力管此事儿了。
太子殿下这些年理政,他在朝堂之上看的可是一清二楚,大唐律例在修改中,商人的地位、还有那资本的重置以及开发,包括士农工商的地位变化,也正在渐渐被改变着。
春秋时期的陶朱公范蠡,当年辅助勾践灭吴国,其功劳之大无人出其右,如此辉煌的功绩以及位极人臣的盛名,也足以使他同其他贤臣名相一同载入史册。
但最终因其后半生经商所为,使得他在众多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与其他贤臣名相排列在一起,甚至一些其功绩、影响力的人他都不能与之并列!
足以想见,这个时期,士农工商的阶级地位,早就已经被奠定好,不曾、也不能更改。
但到了太子殿下这里,为了给如今的商贾们说话、撑腰,竟然篡改《管子》之意,明确指出其关于士农工商解释,并非是因其对江山社稷贡献之大小排列,并不是指人们的阶层、地位高低。
实则是指治理江山社稷的四个根本方面:士、农、工、商,四个密不可分的方面,非是阶层。
如此颠倒黑白,在太子殿下的言论之下,商贾们如今已经快要成了不亚于农、工两个阶层地位的阶层了,甚至大有赶超第一阶层士人之势。
如此一来,天下士人必然会有一天口诛笔伐太子殿下,而那个时候,大唐将会陷入内忧外患之困境而不可自拔,其势危矣。
所以狄仁杰在走投无路之时,也只能求助于皇后,毕竟,无论太子殿下如何行事,但向来无论是陛下还是皇后的言语,他基本上都是言听计从。
而今陛下疏于朝堂多年,太子殿下理政,如今已经指望不上陛下能够为大唐解忧,唯有来皇后这里禀奏一试了。
“既然不是为己谋利,那么为何不堂堂正正的禀奏于太子?本宫母仪天下,掌管后宫,朝堂之事当年陛下身为眩晕症时,代陛下理政,已是招来臣子们的谏言、弹劾,如今啊……本宫也累了,落个清净,朝堂政事多年来都是太子掌管,本宫与陛下之所以能够高枕无忧,也是因为相信太子在处理朝政时的能力。”武媚轻飘飘的回绝着狄仁杰的话,不管真腊王子是不是被人陷害利用,但是胆敢生出亵渎之心,这人就该死!
李弘斩他一条臂膀,已经算是轻的了。
“但太子殿下如今不过二十五岁,安西一事儿有裴行俭等人辅助殿下,安东又有陛下御驾在侧,但如果殿下出征西南,岭南一片多为烟瘴之地,易患瘴苈之气,如今并无良药可用于医治。臣深恐殿下如果率军征往西南之地,我大唐将士水土不服……。”
“安南都护府的大都护叫刘延佑吧?他任安南都护府几年了?死了没?”武媚欣赏着自己昨天前往上元节前,与裴婉莹一同染的指甲,淡淡的问道。
“但……。”
“明日吧,明日你去跟太子亲自说吧,本宫身为皇后可不能再干政了,御史台的李峤,谁人不知道他是太子的人,如果他要是在朝堂之上弹劾本宫干政,就是陛下……怕也不会网开一面的。”武媚从上次之后,就已经决定,无论任何时候,都会坚定的站在李弘的身后支持他。
毕竟,这几年长安城的发展变化太大了,这扩大了近两倍的长安城,当她偶尔有一天,心血来潮的拿出当年的长安地图与现在比对时,面对两者之间的差距,瞬间就把她震惊的是久久说不出话来。
而当汪楼告诉她,如今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已经是一个两百万人口、甚至在往三百万人口发展的巨大都城时,皇后身后的李治,一口茶水噗一下,一点儿都没浪费的,全部喷在了武媚丰满的臀部衫裙上。
“咳咳咳……对……对不起,朕只是觉得,以后要是李弘不听话,咱们俩就威胁他要以长安立国,建立一个大大唐,气死他李弘。”李治咳嗽的脸都红了,但却丝毫压抑不住脑海中想要“造反”的想法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