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支那魔鬼唐秋离却不同,他的所作所为,处处针对大日本帝国,三十余万部队,陈兵于辽西走廊,其图谋满洲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如果我们与苏俄此时大规模开战,则正中了唐秋离的下怀,到不如让苏俄与唐秋离打个两败俱伤,对于我们日后进攻唐秋离在北方的势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因此,臣弟建议,不但不能御准南次郎的出战要求,反而应该严令关东军所有部队,不可轻举妄动,甚至可以做些姿态,比如,主动放弃某些不重要的地段,以此来表明我们的态度,让斯大林放心的调集远东方面的苏军,与唐秋离进行大战,打个两败俱伤最好,如果唐秋离获胜,他在北方的军力,也必然受到巨大的消耗,对于我们大日本帝国来说,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如果帝国与苏俄在此时大打出手,牵制了朱可夫增援的部队,那外蒙古地区的苏军,必败无疑,直接的后果,会导致苏俄在东方的惨败,帝国就会与唐秋离直接面对,请恕臣弟直言,单凭关东军的实力,无法与唐秋离抗衡,为了不使关东军面临失败的危险,帝国不得不从其他战略方向,抽调兵力增援,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体战略,臣弟就想到这些,具体的事情,还需要皇兄定夺!”
载仁亲王这一番长篇大论,有理有据、丝丝入扣,条理清楚,将得失利弊,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人不信服,听得裕仁天皇目眩神迷,仿若有醍醐灌顶之效,心里以是明白,有些便宜,看着诱人,实则捡了会咬手,就全局和战略眼光而言,南次郎比自己的御弟要逊色得多。
裕仁天皇欣慰的一笑,说道:“载仁,朕就采纳你的意见,这样,你马上以总参谋部的名义,严令关东军所属部队,不得妄动,并将你的计划,逐步实施,要做得巧妙而不露声色,要让斯大林感觉到,去吧!”
载仁亲王深施一礼,然后离去,裕仁天皇的脸色,却阴沉下来,自己这个弟弟,愈发的心机深沉,思维缜密,如此一来,让自己如何放心得下,虽然不至于发生宫廷肘腋之变,但却不得不防,裕仁喊过来一个年轻的侍从官,密语几句,这名侍从官匆匆离去,裕仁发了一会儿呆,才去寝宫。
接到大本营总参谋部的命令,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情愿,却不敢不执行命令,因为命令里的一句话,很有杀伤力,“此计划已经呈报天皇陛下御准。”
于是,南次郎只能眼睁睁的,一边流口水,一边看着苏军部队,全无牵挂的换防,还要有选择的放弃一些地段,在这一点上,南次郎对于裕仁天皇是腹诽不已,外兴安岭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关东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说放弃就放弃了,南次郎大将就是不懂,“难道,大本营包括天皇陛下在内,都没有看出来,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时机吗?”
日本关东军的动作,自然是被提心吊胆,紧盯着对手,生怕日本人出来捣乱的朱可夫发现,惊讶的同时,马上将情况加急密报给苏军总参谋部。
九月二十三日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刚刚睡下的斯大林,被勤务人员小心翼翼的喊醒,披着睡衣,到了客厅的时候,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局长贝斯索夫斯基上将两个人,已经在客厅里,焦急的等待。
看完朱可夫的电报,斯大林露出矜持的微笑,远东外兴安岭的局势,正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日本人很知趣,没有出来捣乱,还生怕自己不理解,做出了姿态,不过这是暂时的,等解决完那个中国人唐秋离,接下来,就是日本人了,苏维埃的领土,岂能让日本人长期占据着!
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的心里,只有对领袖高瞻远瞩的视野的敬畏,联想起自己之前的患得患失,未免显得小家子气了,他恭敬的问道:“斯大林同志,总参谋部应该从那个角度,给朱可夫回电?”
斯大林沉思了一下,说道:“命令朱可夫,趁着这个难得的良机,可以腾出手来,支援库雷金的部队,再从远东方面军,抽调两个步兵军以及相应的火炮和坦克部队,作为第二批支援外蒙古战场的部队,四个步兵军,接近二十万人的兵力,足够了!”
也是在九月二十三日深夜,独立师情报处,在远东地区的情报网络,捕捉到了苏军的调动,以及日本关东军的异常举动,一封密电,飞到外蒙古库伦,情报处处长于得水上校的手里。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