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内,总兵府。
大厅里,祖大寿刚一召集完诸将到来,众人还未都完全落坐,就有一人兴冲冲的朗声道:“嘿嘿将军,如果皇太极看到了岳托、杜度、阿巴泰等人的头颅,知道他在关内的十万大军全部被斩杀,非得狼狈而逃不可,不得不撤兵!”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很兴奋,就有一名将领提出了置疑:“不一定吧~岳托等人虽然死了,但并不代表十万鞑子全军覆没。何况,那个叫李牟的所讲真假,是否属实,现在还很难说。”
又有一名将领提出了置疑,附和道:“是啊,如果李家军真的有那么强悍,可以全歼十万清军,那他们的态度怎么会如此低调?怎么可能如此低姿态的邀请咱们加入李家军?”
“在这里,我可得提醒一下诸位,天下共知,由于关内事发突变,协助关内围剿乱军和抵御清军,山海关的兵力被抽调了一半,为今不足十万兵力,如果李牟所言属实,不仅灭了十万鞑子,还有二十万大军正在向锦州这里赶,完全可以直接接手这辽东,何必再与咱们在这里墨迹?”
很显然,诸将非常认可这个观点,在场之人多是武人,多年的厮杀,早已养成了强者为尊的习惯,在绝对的实力情况下,又何必这么畏畏缩缩?
就像入关的祖宽,凭着战斗风格的彪悍,军功无数,拥有一定的实力,不仅绞杀起义军格外的卖力,对于关内百姓也是毫不手软,完全是土匪的作风。
因此,在这些关外的将士看来,如果李家军真的有那个实力,不仅能够全歼十万清军,还能同时推翻大明朝廷,更有二十万大军赶来,绝对是强势的一塌糊涂,一言不合就开干!
然而,事实却是恰恰相反,李牟等人的姿态摆的很低。
整个过程中,祖大寿有一些失神,感觉到大厅里忽然安静了下来,诸将都在看着自己,瞬间就清醒了过来,平静地说道:“那个,不管李牟所言是否属实,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一旦皇太极看到了岳托等人的头颅,就算不会立即撤退,但也会收缩兵力,宁远城的危机很有可能就没有了。”
此言一出,顿时提醒了众人,还有一股清军正在攻打松山城,松山城的守将金国凤副总兵,已经多次向咱们求援,那里可谓是岌岌可危,亟待援兵。
这个时候,副总兵杨振站了出来,双手抱拳道:“将军,末将愿意带一支援军前往,支援松山城!”
出乎众人的意料,祖大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点头道:“如此也好,支援松山城的同时,也正好看看皇太极什么反应?不过,杨总兵,你也知道,锦州城的兵力本就弱,我只能给你五百余人,不足六百。”
“末将明白,末将会见机行事,前去支援松山城。”杨振洪亮的声音再大厅里回荡,没有丝毫退却之意。
就在这时,又有两名将领站了出来,双手一抱拳,异口同声道:“将军,我愿意和杨将军通往!”
“好,就这么办,杨振、徐昌永、祖克勇,你们三人立即率兵前往松山城城支援,抵御清军。”
与此同时,锦州城的驿站之中,吴三桂与李牟一行数十人暂居于此,两人相对而坐,在其中的一间屋子之中,正在轻声地交谈着,门口有几个士兵把守。
“李中校,在下从总兵府打听到,就在今天一早,我舅舅放走了一批清军的俘虏,并让他们将岳托等人的头颅带走。如无意外的话,皇太极现在应该已经收到了那些头颅。”
李牟的神色很平静,听得很认真,吴三桂刚一说完,脸上现出一丝感兴趣之色,轻声地问道:“吴中校,你说皇太极会是什么反应?是立即撤兵,退回老巢?还是继续攻打松山城,趁着宁远城兵力空虚,将其拿下,从而破了宁锦防线?”
“嗯这个还不好说。”
吴三桂的眉头微皱了一下,一副不是很确定的样子,似乎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在言语搪塞,进而又补充道:“今天一天,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如今的松山城就只有区区三千兵力,皇太极却有满蒙汉三万劲旅,更有四十几门大炮,弹药充足,在如此情况之下,很难说,仅凭二十几颗头颅就能将其喝退,不得不退兵。”
“还确实如此。”李牟轻轻点头,应和了一句,神色愈发凝重了几分,紧接着继续庆幸的说道:“宁锦防线,本就是一个狭长地带,清军在松山城布置了三万大军,咱们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这锦州城,没有被他们发现,还真是侥幸。”
一想到松山城的形势,松山城朝不保夕,吴三桂就再也坐不住,无法保持平静,着急的说道:“李中校,依我之见,咱们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必须让人送信给李岩将军,让他率领骑兵先行一步,救援松山城。否则,一旦松山城失守,宁远城就失去了屏障,加上兵力空虚,很容易失守。要是那样的话,锦州城就变成了一座孤城,很难保证锦州城的守军能够扛得住压力,不会向皇太极投降。”
“而且,皇太极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狐狸,除非是亲眼所见,让他亲眼看到那十万鞑子的头颅。否则,他不会轻易退兵的。”
李牟听得频频点头,深以为然地接话道:“不错,锦州与宁远相辅相成,构筑的宁锦防线,一旦其中之一失守,周围大大小小的城池和堡垒将会沦落,锦州城的压力也会骤然增加。”
说到这里,李牟停顿了一下,似乎下定了某个决定,语气加重了几分,继续说道:“好,我这就书信一封,告诉李岩将军这里的情况,让骑兵赶紧驰援松山城,相信有了这么一支生力军,凭着咱们李家军的强大火力,收拾宁远城的三万鞑子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