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这天,文氏和王卫平专程来了刘家,一则感谢刘成方和张氏这些年的热情款待,二则是买地皮,准备做酒楼的生意。
王卫平虽是滁州的才子,少有盛名,但经过赶考遇匪一事之后,心结难解,意志消沉,准备从此之后做名商贾算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刘永安说道,“若是我,定要一举夺魁,方不负苍天让我吃了这么多苦。”
王卫平听了,久久不语。
文氏道:“可他的腿已经这样了,怎么参加考试。”
刘永安道:“一个人的学识又不会受腿的影响。况且是科举的路上出了事,追究到底还是朝廷的责任。”
被他这么一说,又勾起文氏的心酸往事,“那时候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官府一直到现在都没人问一声。我们之前派人去问,还有人接待一下,后来听说是王家,直接把人赶出来。”
“你们已经这么有钱了,还经商做什么?”刘永安不解地问道。
文氏想说帮王菁报仇,可考虑到“李记”从正月初三被贴封条到现在,根本没有开业,这仇早被刘家给报了,自己现在再说报仇倒显得有些故意讨好刘家了。
他们夫妇虽想着交好刘家,但底线还是有的,文氏道:“就算开酒楼也影响不到他继续参加科举,不是还有我吗?”
王卫平则觉得他们已经答应了王菁要帮她出这口气就不能反悔,地肯定要是要买的,反正王家也不缺这些钱,何况正式营业之后只要有合适的人管理,根本不会影响他读书。
张氏一直认为这夫妻二人吃了大苦,能帮他们多少就帮多少,听说文氏仍要买地,并且是开酒楼,就道:“你们看中哪了?可找主人谈过?”
文氏道:“我们觉得一品香边上就不错,不知夫人肯不肯出手。”
张氏道:“若是别人,我可能还要考虑一下,你是菁菁的先生,教了她这么多年,我们也没给过谢礼,要不然就送你一块地吧。”文氏送给王菁的那一匣子珠宝了,那手镯现在还在她手戴着呢,自然不好意思收她的钱。
文氏也是不喜欢占便宜的,故意道:“夫人若是不收钱,我只得找其他人了。”
张氏想着文氏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像做生意的,跟别人谈价钱还不得被人给坑了?只得收了钱。
“你盖房子的匠人找到了没有?要不要我跟我们家老八说一声?”
文氏笑道:“正想让夫人帮我做这个中人呢。”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刘成贵出了正月就带着人开工了。
周氏一见在挖地基,忙跑过去跟刘成贵打听,得知也要开酒楼,又想到地是四房卖出去的,并且买方是王菁曾经的先生,再想想王菁现在不准她进稻花香的事,一肚子火无处发泄。
然而,她的火还没熄灭,二房开始鼓锣打鼓放着鞭炮娶媳妇了。
嫁妆送来那一天,周氏特意站在路边数过的,整整八十一抬,有些东西她听都没听说过,别说见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