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人的人:所谓分忧不就是拦着那些不该让王妃听到的消息,免得她生气吗?
王妃身边的人刚刚当差,一直本着小心驰得万年船的原则,兢兢业业地伺候着她。
“我的瑞哥儿,已经过了弱冠了之年,昏事也早已经订下,又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
在战事不断的年月里,既使是吴王的儿子,也要身先士卒,冲在前面。
特别是老三刘永瑞,他出生的时候长兄已经十八了,二兄也过了十岁了,等他长大他爹已经造反了,哥哥们每天忙着打仗,根本和他没来得及培养感情。
张氏心里就担忧了:“长安这孩子一向听菁菁的,长瑞和菁菁又不亲,万一等咱们百年之后,长安只顾着自己的孩子,不管他,他怎么办呢?
经她这么一说,刘成方就道:“对啊,徐氏和秦氏的儿子,比大郎他们还小呢,到时候怎么办啊?”
张氏马上改口:“长安就是对下人也没得说的,何况是他的兄弟。”
张老太太得知了消息,则劝她,“你现在也别想东想西尽想些没用的。好好的拢好吴王,万一惹得他不高兴,位子传给了那两个生的,你才真的的哭的时候呢。”
张氏:“亲戚朋友邻里百官都看着哪,他敢抛弃糟糠之妻扶那狐狸精试试!”
张老太太:“兔子逼急了都咬人,何况是个大男人,你要不把他逼那份上,他能这样对你?”
别人说张氏她可能不听,但张老太太摸闺女的心思,一摸就准。
她天天抱怨长子长媳,还不就是因为人家成亲了,有自己的儿子了,不是她指哪儿去哪儿了。
“别说自己养在的孩子,就是爹娘都没这么迁就人。”张老太太说道,“我的话你别不爱听,估计我也说不了你几回了。以后你要是犯了左性,没人劝着咋办呢?照我说,你就好好的享你的福,别再找事了。”
张氏越听这话,心里越不是滋味,总是升起不详的预感。
果然在这一年的四月,张老太太去了,到了十月老爷子也走了。
老太太临走的时候拉着老爷子的手一直舍不得松开,老父子走的时候倒是笑容满面,“他娘,你在那边过得还不错的,还有大船来接我,这下好了,两人又有伴了。”
张老太太和张老爷子这一去,做为外孙也要守孝,刘永瑞的婚事又耽误了下来。
谁见了张氏,都说刘永辉死得不是时候,耽误了刘永瑞的昏事,唯有王菁淡淡地看了张氏一眼,“娘没事还是好好歇着,别太操劳了,来人,给王妃端盏燕窝来。”
张氏:“这是用吃的堵我的嘴呢。”
“若三弟三月成亲,只能是靖国公之子的规格;一年后成亲,不但是王爷之子,而且那时候王府也建好了,在新王府成结,多有面子的事。
下人:大奶奶连宽慰人都与众不同,威严得紧!
对,就是大奶奶。
吴王封了百官,封了妻子和小妾,没封儿子们。(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