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门,便是一个选择,想着心事的吕汉强,竟然不知不觉间站了起来,走到了门前,将手放到了门闩上,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满脑的胡思乱想:“这门开还是不开,这的确是一个纠结的事情”
但好歹这个崇祯二年的武举人,现在不过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你等他降清的时候,还早着呢,能挽救一个人,就挽救一个人,这是吕汉强的想法。
但另一个想法是,用什么办法将它赶上战场,然后让后金的乱箭将他射死,如果万一这小子命大,死不了,自己该用什么办法将他整死,是用刀呢还是用枪呢?还是暗箭呢?这又是一个很纠结的事情。
吕汉强就黑暗的想着。
祖大寿没想到,听到自己外甥吴三桂的名字,吕汉强竟然站起来要亲自给他开门,这让祖大寿在迷惑的时候,心里却怦然心动,这是好事,吕汉强终将要成就辉煌的复辽业绩,那么让自己的外甥跟着吕汉强混,一定会前途远大。这件事自己必须撮合,假如说祖大寿要是知道现在吕汉强的想法,自己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一扇门隔着忠***不管是忠还是奸,这扇门必定要打开,毕竟是要经过自己的手,将它打开。
于是吕汉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将门闩拨开,拉开了那扇厚重的大门,大门外,在灿烂的朝阳里站着一个干练的年轻人,高挑的个头,宽宽的肩膀,笔挺的腰身,身上大明朝千总的制式盔甲,穿戴的一丝不苟。
小伙子精神得简直让人出乎意料。
而真正出乎意料的,却是站在门外的吴三桂,因为他随着舅舅带着三千最精锐的亲兵,赶奔到山海关,就是想给吕汉强一个下马威,但下马威没给别人,却让人家给了自己一个。作为武举人出身的小家伙,他的肚子里是有真材实料,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汉奸都是有能力断语,不是白当的。
当他看到吕汉强的严整军容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沮丧的,但这时候他还没有一点点想投降满清的意思,在他的脑袋里,忠君报国依旧是主旋律,这时候他看了吕汉强的军容之后,所谓的沮丧,也不过就是让对自己来说引以为傲的关宁铁骑感觉到气馁,但同时又激发了他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接风宴,他作为一个千总,根本就上不了席面,在这等级森严的年代,即便他是祖大寿的外甥也不行,只能远远的看着吕汉强,这个让他心中崇敬的英雄,在那挥洒自如。
酒席散了,回到自己的驻地,他更是辗转反侧。都是年轻人,都有一片忠君爱国的心,他就想,同样是年轻人,为什么我和人家的差别就是这么大?总结来总结后,竟然越来越让自己迷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