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只还比较有战斗力的宋看门狗而已,它还敢主动挥军进攻辽国?
呸!
耶律余睹的行为全落在了杜壆的预料与盘算中。
杜壆没第一时间就挥军攻打大同,不是顾虑辽西京城太坚厚难打。
再难打的城池在大炮轰击下也转瞬即破。
他也不是顾虑耶律余睹是辽国皇族大将能人死忠辽国会抵抗到底誓死不降,不好对付。
他等的就是耶律余睹尚不知海盗军有火药利器会不顾一切地调兵保卫西京并自信以重兵能保住。
在确知大同已经分派了人分头去紧急抽调边军的命令后,杜壆笑了,立即电令早准备好的附近几路军一齐扑向大同。
大同照样被一击即破。
而且因为守军太少,其它紧急调集城中帮忙守城的附近辽民又不堪用,城池沦陷和投降更快。
早准备好了,万不得以时随时弃城逃走的耶律余睹,万没料到海盗破城如此轻而易举如此快,即使有如飞的宝马可用作逃命,却到底不是真会飞的神马,不能真驮着他及时逃脱海盗军的围堵,和同族耶律得重一样刚逃出府门就被活捉了
他此时才知道燕山府那边早他之前就遇难了,而且海盗更多,抢得那才叫干净彻底。
得知了这个消息,他惊恐紧张的心反而一松,不再担忧丢失了西京的重大罪责,甚至还有点儿庆幸燕山府也倒霉了。
因为辽皇本人就在燕京躲避金军,享受教训女真毁灭金国的喜悦、解恨、自得,就在那逍遥着继续荒唐。他和必然随行办差的几乎所有中枢重臣大小要员以及包括皇族后族在内的辽国所有顶级贵族们,加上地主燕王也一定难逃海盗之手。
海盗说了,此来专为抢劫,不是为杀人,更不是为了灭亡辽国,金国他们也抢过了,老实听话就什么事也没有。
那么,投降就不用死了。
而皇帝和燕王,还有辽国所有重臣贵人也肯定得丢失燕京,一样可耻有罪,丢失西京就不算什么了。
都一样货色,大哥不说二哥。
辽皇和那些权臣怕是脸皮再厚再无耻这次也没脸追究别人丢城失财的责任。
再说了,受海盗之灾指定极惨,灾后的乱摊子就够中央收拾的。光是怎么面对血战在外,拼命换来的成果却全归了海盗,极度惊怒失望下的几十万杀红了眼也杀野了心的辽国将士的冲天愤怒就是可怕的难题,怕是比海盗更恐怖的灾难。
皇帝和朝廷这次可是威望尽失了,怎么拉拢安抚好下面的众臣将士继续效忠怕都来不及,辽皇的宝座动摇,哪有工夫和心思顾及其它,又岂会敢在这个时候继续荒唐任性迁怒问罪别的要员进一步激化矛盾,危及自身?
想通了此节,耶律余睹又不想当不屈海盗英勇就义的殒国悲壮人物,立即就乖乖投降了,积极配合下令停止抵抗
可怜的云中府边军接调令后片刻不敢怠慢,玩命往大同赶来增援,那么远的路,差点儿累死途中,赶到后却是被埋伏好的海盗重兵轻松包围,打,打不过,冲也冲不出,又被京城沦陷当了俘虏的西京留守大王及重臣大将赶紧联合下令向海盗缴械,万般无奈,无论有什么想法不甘也只能依令丢下武器,下了战马,着内衣被圈禁在城中空荡荡的军营中窝着。
杜壆部解除了大同及周围所有武装,杀光了城中城外该杀的所有猪头官贵,搜刮了战役目标,把战果转交从别处赶来的部队接收,他率部立即又奔向西部去完成堵截辽人闻讯紧急西逃的最根本任务。
这是赵岳要求北军完成的任务。
虽然赵岳在电报中说得平和,并不是严厉的命令,但骄傲的杜壆自己也铁了心必须震慑堵住云州其他部落西逃。
这次放着南边的转运移民大事,一次出动这么多兵力,若是不搞个大的搞个彻底的,那收获实在对不起付出。
相对南军灭国无数,拓地千里万里,为帝国打下了海外和南亚根基,更精锐的北军这些年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也就是收拾了高丽棒子,顺便借抛弃的棒子汉教训了海蛇倭人,抢占了个贫瘠的高丽半岛,占地长也不过千八里
这让训练更刻苦也自信更强大而骄傲的北军,从杜壆这个总司令,到诸大将,到下面的大小将校和战士们情何以堪?
北军全体上下都憋着一口气呐,这次任务来了,说什么也得干漂亮了,辽国得抢干净点,西夏得灭彻底让亲来领导和陪同他们一同作战的普济宝亲王满意,向伟大的国王陛下、尊贵的王储殿下献礼
接手的各路部队一边继续扫荡云中府各地猪头贵族,一边彻底抢掠牛马羊等之前没有抢的财富,并驱使辽人姑娘、年轻能干妇女,令带着孩子或愿意跟着走的家人一起拉着战果赶着牲畜向东快速转移,交由赶来的后续大部队接押走
这些女人中有不少的丈夫、兄弟、父亲、亲戚什么的还在外忙着打仗或押运回战果,结果战果没了,老婆孩子妹妹也没有了,幸运的能赶上和家人俘虏一起加入海盗,从此解脱了北方的兵灾,不幸的这下省心了,孤独中一肚子愤怒仇恨可以冲他们能打到的一切敌人疯狂打去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背叛他们并不值得依靠的民族和国家叛逃海盗,忠心效力海盗帝国,争取再和家人团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