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出事?
陶商脸色微微一变,目光中透出几分疑色,一时想不通徐州出什么急事。
要知道,臧霸如今已攻下青州,徐州来自于北面的威胁,也已就此解除,唯一的威胁,也只余下南面江东的孙策。
孙策若想取徐州,就必须要先拿下淮南,夺取寿春,先过了徐盛这一关不可。
徐盛统帅值和智谋值,虽不及孙策集团,让他跟孙策正面对抗,铁定不是对手,但只是坚守寿春城,却是绰绰有余。
况且,寿春方面根本没有传来被围的消息,江东军一直按兵不动,连寿春都没什么问题,又何况是徐州。
“难道是……”张良的眼眸中却掠过一丝异色,好似猛然猜到了什么。
陶商却一笑,“徐州能有什么事,难不成孙策长了翅膀,绕过寿春,直接去攻打徐州了不成?”
“孙策还真就绕过了寿春。”张仪苦笑着,将手中帛书情报奉,“数日之前,周瑜率一万江东军,由海上突袭我海西得手,一万江东军顺利在东海国登陆,一路无人能挡,已连破我数座城池,兵锋直逼州治下︾,邳。”
海上偷袭!
陶商脸色立变,蓦的恍然惊悟。
“这个周瑜,果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竟然能想到此等奇策。”张良也啧啧赞叹,显然张仪所说,正印证了他先前的猜测。
“原来如此……”陶商将情报扔在了案几上,摇头苦笑道:“我还说呢,以孙策的野心,他怎么可能坐视我攻取河北而按兵不动,原来他是给我来了这么一出。”
天下群雄中,眼下能与陶商对抗者,无非就是孙策曹操和刘备而已。
以曹操的武略,他必不愿意看到自己全取河北,一统两河,只是眼下被牵制在汉中,无法分兵东进而已。
至于刘表,虽然他兵力很强,但内心深处,却只想着割据自守,而且还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
前番他跟自己争天子,无非是看到自己实力弱小,才萌生了夺取中原的念头,而今自己已坐稳中原,以刘表的性格,就算他不愿看到自己攻取河北,也必不敢抓住这机会,发兵北上攻袭自己的侧后。
至于刘备嘛,他眼下受制于高干,恐怕也是有心而无力。
诸路诸侯中,唯一让陶商忌的,就是孙策此人。
曾经的历史之中,官渡之战时,孙策就准备率军北上,袭取许都,只是因被仇家刺杀身亡,才功亏一篑。
所以陶商估计,错过前次的机会,这一次,孙策一定会趁着自己主力尽在河北之时,大军北上。
只是让陶商意外的是,他终究还是小看了周瑜的智谋,小看了孙策的胆色,没料到他们竟会玩出这招海上偷袭徐州,绕过寿春防线的奇策。
“为今之计,只有速调臧霸一军,回师徐州,去对付周瑜了。”张仪叹道。
话音方落,张良已摇头道:“周瑜此人,统帅之才非同一般,且智计诡诈,臧霸对付对付袁熙还可以,绝非周瑜对手。
顿了一顿,张良又站起身来,手指地图比划道:“周瑜由海上奇袭徐州,孙策必会有所动作,想必此时他已率大军在北攻寿春的路上,此时徐州生乱,寿春一线必人心动荡,徐盛只怕也守不住寿春。”
陶商神色微微一变,站起身来,目光在也落在了地图上,情绪越发凝重。
张仪站在他身上,看了片刻,皱着眉关叹道:“如此看来,东南一线形势是岌岌可危,一旦有失,中原有危,看来是非得撤邺城之兵,回救徐扬一线了。”
“邺城旦昔可破,覆灭袁氏只在眼前,岂能半途而废!”陶商却拳头一握,毅然否定了张仪的提仪。
“我们好不容易才杀到邺城,是不能就此放弃,若给了袁绍喘息之机,后果不堪设想。”
张良也附合陶商的决定,却又道:“只是梁公若不回师,就等派一员得力的大将,率一支兵马回师徐州,只是良观梁公麾下,攻城掠地的大将虽多,可独挡一面的统帅之才却不多,似乎无人是周瑜和孙策的对手。”
陶商把麾下诸将,琢磨了个遍,想想似乎正如张良所说。
项羽虽有不世之勇,但纵观他在与刘邦战争中的表现,显然缺乏统御全局的大局观,不然最后也不会败在刘邦的手下。
至于霍去病,虽曾任汉骠骑将军,是名义上汉朝的第二大统帅,但纵观他几次出征匈奴的战争,每每都是独统一军,长途奔袭,身份更像是大将,而非统帅。
而且,他所面对的敌人,乃是匈奴,而非周瑜这等诡计多端的儒将。
至于彭越这样的汉初三大将之一,他与英布一样,皆没有韩信这样的统帅之才,所起的作用,也只是偏师之将而已。
此三人不行,其他李广、养由基、樊哙等大将,就更加不行了。
陶商忽然意识到,他的战略眼光,已经有点落后于他所拥有的实力。
以往的战争,他是一路诸侯,每每都要亲自统兵作战,他自己就充当了统帅的作用,身边的所有大将,都只是将而已。
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他已经打成了天下第一大将侯,地盘也是天下最大,四方诸侯林立,他不可能同时去跟每一路诸侯去作战,必须要有更多的统帅之才,可独挡一面,替他去对付其余诸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