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百味饭庄。
一夜之间,全城的百姓都得了石家远房侄少爷向小户借高利银的消息,前来看热闹和想捞点利钱的人在饭庄匍一开门,就把大堂占满了。
精明的饭庄老板早早备足了“大众早餐”,增加了桌案条凳。一个清晨下来,从大堂收获的饭钱就抵上平日里小半个月的流水。
齐震找了饭庄的账房帮忙兑现“一两借据”。
“大伙别挤,排队领。这儿有大伙登记好的账本,谁的也少不了。”
账房先生将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齐震接过交来的借据,验明了,便将准备好的钱袋递给交借据的人,那人当场倒出来,仔细地数。
袋子里的钱都是整齐放好的,是一张面值一贯的纸钞,以及一百二十六个一文钱的铜板。一贯钞可兑换一千文钱,价值一两银子。
昨日付出一两银子,今天到手就多了一百二十六文的利钱。那人捧着到手的本利钱,嘴巴乐得合不拢。
所有的借据都是雨璇设计好了,连夜找人加急印的。昨天共卖出一百七十多份提前兑现的借据,现在如数归还,当众销毁。
这下,守在门外观望的百姓个个争着朝里涌,去抢购那“一两借据”,大堂拥挤得像现代的房地产过户大厅。
饭庄老板急忙让伙计们帮着维持现场秩序。
这次百姓们交来的,多是一两重的银锭子,想是昨日回家后特意准备的。当然,还是需要用等子过一过秤。
因为是月利高达三分的利滚利借据,雨璇计算过债务成本,并未印制太多这种高息债券。不到半日,所有“一两借据”卖个精光,众人见借据告罄,都不禁后悔没有早点来。
“父老兄弟们,大伙要想在到期之前提前将借据兑换成现银,咱石家会按照各位持有借据的期限,按照说好的利率,给各位支付本利钱。”齐震说。
“此话怎讲?”一个白胡子老头儿问。
“比如说,大爷您昨日购买了一张‘一两借据’。两个月后的今天,您想要用银子了,把这借据交过来,石家会按月利三分给您算这两个月的本利钱。”齐震说着,对账房先生道,“奉叔,劳您驾,给算一下。”
账房先生开始熟练地打起算盘来,齐震看了看,说道:“两个月,本利合计是一两零六十一文。”
噢,原来还这么方便。拿着这张借据,还可以随时换成现钱!
可惜,这种借据太少了啊。
“石公子,还打算卖这种借据吗?”有人问。
“是啊,石公子,可是借据带得不够?”
“石公子,玳瑁阁还需要不少银子吧?”
大家纷纷追问。
“这……自是需要银子的。”齐震回答。
“太好了。是明日还来这里售卖借据吗?”
厅里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齐震。
齐震的目光掠过所有人,微笑道:“借据还有很多。只是,又和今日的有所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儿?”那个白胡子老头儿问道。
齐震含笑回答:“大伙儿已认领的借据,利滚利,到期归还,属于纯借据。而我手里剩下的借据,却不再是纯借据了。”
“它们可以转为玳瑁阁的股份,没有偿还的期限。”齐震停了片刻,声音洪亮、语速缓慢地补充,“换句话说,只要大爷您手里拿着那张纸,每年都可凭以前来玳瑁阁领分红!”
“此类借据的名称,由于可转换为股子,因而叫做可转债。”齐震微笑着说。
……
百味饭庄二楼的雅间里,一个机灵的小厮走进来,对桌前饮酒的几位公子哥儿行了个礼。
“如何?”一个蓝衫青年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