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一路南下至今,辛旭的西路军团仅剩五台十一号机体,二十三只十号机体,近千辆影武士无人战机和辎重运输车,以及宋飞的第五仟电磁步兵,外加范建的机动骑兵第二佰,以及关时为的机动骑兵第三佰。
这些部队,只能称为西路军团的核心力量,却不是主要力量。
三十多万只八号单兵战斗机体为西路军团撑起了令人惊愕的壮观门面,这些由各种材料拼凑而成的战斗机器人大多数仅以金属长矛为武器,它们扮演的是炮灰角色,纯粹以数量取胜。而辛旭这位西路军指挥使只需要努力创造条件,让这支金属蝼蚁一般的队伍贴近敌人进入混战,随后要做的就是等待胜利。
除了大当量的核弹,没有任何军队可以在短时间内挡住数以万计迎面涌来的金属狂潮。即便要投掷核弹,对手也必须准确掌握这些金属蝼蚁的实时位置,投射的核弹还要保证能突破太空星网与地面足肢战车构成的战术拦截网。迄今为止,很少有敌方大威力投射武器能突破机动骑兵与影武士无人机在战场外围设立的拦截网。
辛旭自己倒是从来没把这三十多万八号机体看成可有可无的炮灰部队。在他的眼中,这些难以计数的单兵战斗机器人宛如蕴含着无穷毁灭力量的海啸怒涛,他小心翼翼操纵着这股金属浪潮,在不断变化的战局中寻找最合适的条件释放它们,以铺天盖地的蜂拥之势吞噬敌方部队,吸收一切可为己用的金属物件,让自己变得愈发强大。
只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十号和十一号机体,西路军团甚至能吞噬整个世界。
但是,这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金属大军,从遥远的北方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岭南之地,居然被这片湘西群山挡住了脚步!
辛旭并不在乎前期折损的两支进攻部队,哪怕是影武士的无人机,统统不过是能量与金属资源的损耗而已,只要有时间就能补充回来。
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国防军居然变成了打洞鼹鼠,在这片绵延三百多公里的山脉中挖掘了不计其数的坑道洞穴。根据零号机体的扫描数据统计,潜藏在地下工事中的敌方有生命个体竟然超过了四万!
这个惊人的数量让辛旭无法挥师绕开雪峰山继续东进进攻邵阳和衡阳,无论什么时代,任何一位神智正常的统帅都不敢让如此多的敌人在己方侧后翼保持活动。更何况,枢密院参谋部已多次三令五申,要求重点歼灭国防军有生力量,尽可能削弱南军战争潜力。
辛旭拿定主意后,首先将临时指挥部设在雪峰山西麓擂鼓坡,同时立刻下令发动第三波进攻。
在这两小时中,影武士的无人机编队率先完成对雪峰山周边地表区域的侦察和隔断,以实时动态数据链为衔接的战场防空拦截网搭建完毕。宋飞的电磁步兵第五仟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全员上阵为两千四百台八号单兵机体安装调试模块化武器。这些加挂了霰弹枪和冲锋枪的单兵机体,与另外三千台仅配双矛的单兵机体混编成第三波进攻梯队,于两小时后集中向三处已暴露的大型坑道口发动猛攻。
第三波进攻从开始就不顺,早有防备的国防军突然起爆预埋炸药引发多处山崩,数吨重的巨石沿着山坡翻滚砸下,瞬间碾碎了数百只正在列队上山的八号机体。
亲自指挥战斗的辛旭不为所动,继续号令八号机体战斗群涌入坑道内。
此时原本宽敞的坑道走廊已被前两波进攻部队的战车残骸堵得严严实实,不断有国防军士兵战斗小组冒死现身,向八号机体战斗群开枪射击并投掷各种爆炸物。由于地形过于狭窄,八号机体的数量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脆弱的护甲使得它们在对方自动步枪扫射下纷纷崩碎栽倒,但敌我之间的距离却没有多少实质性拉近。
激战一个多小时后,三处坑道口的战线推进不足百米,投入反击的国防军官兵阵亡两百余人,但他们隔着残骸投掷的炸药包和反坦克手雷对拥挤不堪的八号机体集群也造成了两倍于己的杀伤。
辛旭惊愕地望着零号机体发回的山体扫描透视图上,那些仅能供一人爬进爬出的狭窄甬道。八号机体不可能钻进这样的洞穴中,但携带着炸药、电融弹甚至相位脉冲炸弹的国防军士兵却能轻松出入,肆意攻击体形较大的机器对手。无数条狭窄的甬道和洞穴将山体内的大型坑道和涵洞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惊人的地下防御体系。这些甬道和洞穴之间还有专设的密封区,可以轻松杜绝水火甚至生化武器的渗透攻击。
有那么一瞬间,辛旭不禁想起了月球背面坦顿人的地下巢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