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庙儿胡同这样的地方碰见洪承,朱贵愣了好一会儿才回神,急忙拱手:“这不是洪先生吗,小的这厢有礼了。”朱贵是姚府的大管家,在这四九城里也算颇有体面,谁见了都得称呼一声朱爷,可出身不行,上不了高台面,不比洪承是个读书人,还中过秀才。
虽同是奴才,可这奴才跟奴才却大不一样,远的不说,就说直隶山东巡抚江大人,倒到根儿上不就是万岁爷潜邸时的家奴吗,如今人家可是封疆大吏天子宠臣,纵观朝堂也没人能跟这位比肩了。
正因有这样的先例,几位爷府里的奴才谁不高看一眼,毕竟谁也没长前后眼,知道将来哪位就成了事,府里的奴才也跟着水涨船高,到那时可就了不得了。
尤其像洪承这样识文断字,身上还戴着功名的,说白了,如今这位甘心在七爷府上当管家,还不是为的将来,想靠着主子爷混个锦绣前程,自己就不信洪承当初拐弯抹角的巴结上七爷,是为了当一辈子奴才。
这些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可比自己这样的大老粗有心计的多,算的比谁都精明,故此,便姚府是五爷跟七爷的外家,自己见了洪承也得客气着,不定哪天这位就成了官老爷,自己可得罪不起。
洪承倒不托大笑道:“今儿瞅着天儿好,出来走走,不想就遇上了朱老弟,有些日子不见了,我这心里颇有些想念,有道是相请不如偶遇,既遇上了,咱们哥俩怎么也得喝口茶叙叙话才成。”说着伸手携着朱贵把他拽到了旁边不远的茶棚子里。
朱贵真有些受宠若惊,虽说平常也总有来往,可洪承这人却不同于别人,虽精明圆滑,骨子里仍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对于自己这样的奴才,客气却不亲近,今儿是怎么了,弄的朱贵心里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跟着洪承坐到了茶棚子里,还琢磨这位莫不是有什么事儿想求自己,不对啊,就算自己是姚府的大管家,可跟晋王府也没法儿比啊,哪有洪承办不成的事儿啊,再说了,就算真有洪承作难的事儿,自己就更不成了。
而且,要说有什么事儿吧,也不像,这位拉自己过来,先说天气好,又说好些日子不见,然后问他到这儿做什么来了?话音听着倒像闲唠嗑。
朱贵心里想不明白,只得答道:“这不,下个月老太君做寿要往庙里捐一百零八尊罗汉像,偶然瞧见陶记烧的陶像,老太君说烧的细致有灵气儿,前些日子就叫小的来办这事儿,辗转才得知陶记在这儿庙儿胡同,这才找了过来。”
洪承目光闪了闪,心道,这丫头也不知是真有本事还是运气太好,几次三番驳爷的意,非要自己出来做买卖,前两天险些把自己弄到刑部大牢里头去,还说这丫头怕了,从此老实了,哪想昨儿事儿刚平,今儿一早就吵着要出来。
爷的性子哪是好的,一言不合甩了句狠话,本意是让这位知难而退,老实的在府里头待着,哪想这位气性更大,根本没把爷的狠话放在眼里,连爷叫人给她置下的衣裳都换了下来,硬是不沾一星半点儿,头也不回的走了,把爷气的把西厢房里东西砸了个稀巴烂,发了狠话,说这位死在外头也不干爷的事儿。
只这狠话还没落地呢,就把自己遣了出来,洪承又不傻,哪会不知爷嘴上没说,心里还是担心这位,遣自己出来没吩咐事儿,就是让自己过来瞧瞧,估摸心里是想让自己来看看这位是不是后悔了,找个台阶再接回去。
洪承来的这一路心里都忍不住叹息,爷多清高的主子啊,怎么一遇上这丫头就跟碰上冤家似的,想把这丫头圈在身边怎么就这么难呢,这要是让那些仰慕主子的闺秀们知道,非气吐了血不行,平常一得机会,谁不是想方设法的亲近爷,但能爷瞄她们一眼,都能兴奋的好几宿睡不着觉,可这位就是这么不识好歹,莫非以为爷对谁都这般和善亲近不成。
洪承没敢找上门,知道陶陶的脾气,连爷的面子都不甩,自己就更甭提了,就在胡同口的大槐树后头躲着,眼瞅着陶陶喜滋滋的接了高大栓回来,瞧那高兴劲儿哪有半分后悔的意思,从王府出来正合了她的心意。
洪承心里有些犯难,回去怎么回爷,若照实里说,爷性子上来,说不准砸什么呢,若说瞎话,纯粹是找死。
正左右为难忽就瞥见姚府的马车停在了胡同口,车门推开,大管家朱贵从车里跳了出来,直接往陶家去了。
洪承心里头琢磨,朱贵去陶家做什么?怕有什么事,没敢走,在胡同口的茶棚子里候着朱贵出来好扫听,倒是没想到朱贵是来定陶像的。
洪承先头只当陶陶这个陶像的买卖是小孩子异想天开闹着玩的,惹上官司更是凑巧没人知道她的底细,让府衙那些差人使坏顶了缸,这会儿见朱贵大老远的跑这儿来订制陶像,忽觉自己是不是小看了陶陶,能入姚府老太君的眼,这陶像绝非糊弄人的玩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