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等人在天津一住就是半个月,期间唐毅几乎是没有休息,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给所有人讲授唐氏经济学,到了晚上,还要组织研讨辩论,解答疑难。每天后半夜才睡觉,沾上枕头就鼾声如雷,比起和泥抹墙还累!
等到把人送走之后,唐毅大病一场,和当初俞大猷一般,嗓子都哑了,不停咳嗽,痰中还带着血,险些说不出话来。
幸亏有琉莹在身边,早年她练嗓子的时候,也下了好大的功夫,有不少保养嗓子的好办法。
比如每天睡觉之前含一片鸭梨,早晨起来,痰火就被勾了出去,梨片就成了黑色。
眼下没有鸭梨,不过不要紧,琉莹找来了青萝卜,还真别说,效果还算不错,差不多七天时间,唐毅总算恢复了三成,剩下的只能慢慢养了。
“唉,处江湖之远,比居庙堂之高,还要忙,还要累,连命都不要了,让我怎么说你!”王悦影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把一大碗甘草陈皮汤塞到了唐毅的手里。
唐毅抱着碗,闷头喝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媳妇儿啊,这也是没有办法,万事开头难,不把当头的炮打响了,往后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做了,唐学到底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了!
“哥,我相信你!”王悦影甜甜一笑,从袖口里抽出了一封信,送到了唐毅手里。
“我爹刚写的,他老人家说你的那三本书在东南卖得很不错。”
何止是不错,简直卖疯了,一想到丈夫能得到那么多推崇,王悦影就十分自豪,大大的眼睛不自觉弯起,宛如两轮月牙,煞是好看!
看得唐毅都心神飘荡,要不是大白天的,真想把她给吞了。
按理说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却丝毫看不出来变样,依旧玲珑娇弱,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洗尽铅华,芙蓉出水,莲花绽放,哪怕是月宫的仙子,也要自惭形秽。
唐毅都不敢瞎想下去,连忙甩了甩头,把老岳父的信展开,仔细观看……唐学三书,在京城热销,关心的更多是士人,可是在东南,简直成为了一项全民的运动、只要识字的,都争相阅读。
无论老幼,几乎都在讨论,刚印出来的书,墨迹还没有干,就被抢购一空,弄得作坊不得不加班加点,昌文纸店下辖的书坊,为了加印唐毅的著作,开出了五倍的薪水,昼夜赶工,即便如此,还供不应求。
唐毅的书籍能得到大家伙的一致推崇,并非没有原因。
东南自古以来就是商业繁荣,物产丰饶之地,开海之后,更是吸引天南地北的商人,聚集于此。
作坊一天比一天多,交易热络,白银不停涌入,富豪一个接着一个诞生,上千万的身价都不在少数,富可敌国,不再是形容词。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东南一下子金银遍地,财富横流,遍地都是机会,大家迫切想要知道原因。
而另外一方面呢,也不得不承认,自从唐毅和胡宗宪等务实的官吏相继离开,东南的发展也有些超出了轨道。
首先市舶司的关税停止增加,大量的商人绕过市舶司,私自出海,走私货物。各大世家拼命兼并土地,百姓们不断失去土地,被赶到了城市中。
使得东南出现了一大批百万人口的大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超出了工厂作坊提供的速度,结果就是工匠的薪水开始下降,没有工作的破产农民充斥城市之间,治安越发混乱,还出现了好几次疫病流行,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让人们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一边是天堂,一边正在滑向地狱,贫富差距,土地兼并,城市管理……各种新问题,多如牛毛,层出不穷。让所有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整个东南,虽然是心学一统天下,可是面对着全新的局面,他们也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再多的圣人微言大义,也没有用处。
士林出现了情绪化的分裂,有人盲目反对一切,认为开海就是罪恶,贸易都是害人的。老百姓只有拴在土地上,才能容易控制,让老百姓到处乱窜,土地兼并,只会天下大乱。
与之相对,另外一派则是力挺开海,他们打着“贵乎自我”,“贵乎本心”的旗号,认为经商致富没有什么错,虽然老百姓有些损失,可相比得到的好处,损失微不足道,牺牲一些弱者,没有什么不可以。
两派的争论虽然还不至于造成心学分裂,可已经出现了苗头。更有一些主张理学,和崇尚经世实学的士人,借机攻击心学,想要夺回舆论的权力。
眼下的大明,存在着三大学说。
占据传统优势地位的是程朱理学,这也是得到官方承认的显学,虽然严嵩被斗倒,理学受到了重创,但是理学根基雄厚,又有皇帝支持,依旧实力强悍。
理学之后,就是阳明心学,由于阳明公的人格魅力,加上多年的耕耘,心学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不论是高官的数量,还是在民间的影响力,都有超过理学的苗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