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堂之上一片嘈杂之声,无外是要求皇上严惩太子,以儆效尤。
成昭帝一个头两个大,既不接招,也不包庇,只将事实摆在众人面前,以博采众议的姿态将决定权交到了朝臣手中,只是总结陈词时不忘加上一句,万望诸位爱卿以大局为重。
针锋相对的反对派自然不会放过此番大好契机,以暴虐寡恩德不配位之名要求弹劾太子。
同仇敌忾的同僚则大肆褒扬太子嫉恶如仇,斩杀恶妃实乃为国除害。
虚怀若谷的中立者,譬如兵部尚书颛孙长夷则进言,后宫投毒实为重罪,当交由大理寺审查定罪再由刑部监刑,太子大义灭亲固然可贵,然则还是勇莽了些。为免授人口实,当先将李婕妤定罪,再按东离律例中的越权一罪来惩处太子。
越权一般都以罚俸、降级或撤职论处。太子年纪尚轻,未领官职,降级和撤职自然谈不上,而太子之位俸无定制,可谓富有天下,罚奉则显得有些不痛不痒。但颛孙长夷所言也算中肯,大多朝臣点头附和,个别不死心的在成昭帝的一锤定音中也不敢再造次。
下朝后,姬初阳主动求见姬云野,他开门见山道:“本王谢太子殿下不告发之恩。”
姬云野略带审视地看着他,却又猜不透他的心思,不禁疑惑道:“小王叔不恨我吗?”
姬初阳眉头一挑,理所当然道:“她毒害缅儿在先,死有余辜。本王岂是是非不分之人?”
“哦?我还以为小王叔恨不得杀了我。要知道有人胆敢伤害缅儿我可是恨不得和他拼命,更遑论失去她。”
“太子多虑了,本王对李婕妤之流还谈不上一个爱字,本就不是非她不可,更何况本王向来不喜太过狠毒的女人。缅儿如此可爱,又岂是她所能比的?”
姬云野不由细细打量起他,但见他容寂视端,不似作伪,虽不全然确信,却有了几分释然。
姬初阳续道:“今日朝堂之事想必太子已经有所耳闻,杀害李婕妤一事非同小可,朝堂之争看似平息,实则未然。太子还需早做打算。另外,虽然不知太子因何而未告发本王,但本王仍是铭感于心,他日若有用得着本王的地方,本王绝不推辞。”
尽人皆知,姬初阳乃成昭帝最信任之人。自古以来,王爷手握实权乃皇帝大忌,但姬初阳一来是成昭帝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二来在助他登临高位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功不可没,因此颇受成昭帝的信任和器重,掌管了京城十万禁军中的五万骁骑兵,受封骁骑营都统一职。
他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若能拉拢他,对姬云野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他谦恭道:“我知此事一出,皇权之路定会出现一番波折,还望小王叔不吝赐教。”
“本王定会鼎力相助。”言罢,他话锋一转,“只是本王有句话要送给皇侄。”
姬云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小王叔但讲无妨。”
“男儿欲成大事切不可太过感情用事。就算缅儿能转危为安,你们以后只怕还会遇上其它变故,更多关卡。有时该放下便放下,否则只怕会一切成空。本王言尽于此。”
姬初阳离开后,姬云野的心仿佛静湖中被人投入一粒小石子,久久无法平静。姬初阳或许不明白自己为何没有告发他,可他却清楚得很,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放过了花缅。花缅就是他的全部,一旦遇上她的事,他又怎能不感情用事?
放下她?答案只有一个:绝不!
果不其然,姬云野一怒之下斩杀李婕妤之事,看似已经平息,实则更大的隐患还在后面。
李婕妤的父亲乃一品定远大将军李良安,手握二十万大军。因为邻国西延和北宇时有骚扰,是以事发时他正在边关卫城驻守。
李良安得知爱女惨死,飞鸽传书要求废除太子,严惩凶手。
成昭帝回信:“朕失爱妃也很痛心,但李婕妤投毒杀害花缅亦是不争的事实。朕定会严惩太子,命其悔过,但废除太子必会动摇国之根本,还望将军以大局为重。”
不久,李良安的信函再次传回皇宫,仍是那句话:“请皇上废除太子,严惩凶手。”
随之传回的还有亲信的信函:“李良安意欲调兵回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