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沉吟一会儿,道:“木大人,你非要去江宁府学不可么?”
木唤道:“没办法,我得要考科举。”
文同道:“唔……按我所想,以木大人的才华,这江宁府,除了王大人以外,其他人来教,都是糟蹋了。”
郑侠道:“这也没办法,老师没空教,三个月的时间太紧了。”
文同道:“木大人身为溧阳知县,如果要来江宁府学习的话,恐怕要费些时间。但我相信,王大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老夫有一点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讲?”
木唤道:“您请说。”
文同道:“我猜,你的才学,并没有王大人说的那么差。而且,能作出这么好的诗,而且是无师自通,相信你于学之道,定有极高的悟性。所以,王大人知道你作为一县之长,往返跑于江宁与溧阳,恐怕也不能频频。我看,在王大人眼里,木大人并不需要如一般学子,从头学起,只需要名师稍加点拨,即可自行领悟。所以,名师便极为重要。老师的才学与境界,可就决定了木大人所悟所得。”
木唤恭敬地站着,一副洗耳恭听状。
文同续道:“所以,江宁既无名师。我便斗胆,向你推荐另一位老师,也是我的好友,他的文才与学识,绝对是当世一等一的。他所在之处,距离溧阳也是半日之路,与往返江宁差不多。木大人意下如何?”
木唤正想回答,忽然脑子一转。
溧阳到杭州,不也是半日么?莫非……文同要向我推荐苏轼当我的老师!
我的天!
木唤差点没激动得泪流。
他压低了声音,尽量让自己显得不太激动,道:“文大人是一代名家,您所看好的人,自然是一等一的人,木唤是求之不得。”
郑侠似乎也和木唤想的一样,开口便问道:“莫不是苏知州?”
木唤听到郑侠问出口,自己也竖起了耳朵听了起来。
不料,文同微微摇头,笑道:“不是他。子瞻哪里会带学生,他那性格,成日游山玩水,喝酒吃肉,哪当得人老师?”
听到不是苏轼,木唤的心冷了下来。暗道不是有“苏门四学士”么?苏轼怎么就不能带学生了?
唉,如果能当苏轼的学生,那可真不错!
因为木唤低着头,文同也没有看到木唤脸上失望的表情,道:“这人年近五十,成熟稳重,才学确实是一等一的。他还未当进士时,就已名满天下。说起来,也是王大人的老友了。
郑侠讶道:“文大人,你说的那人,现在是不是在太平州任司法参军?”
文同微笑道:“正是。”
郑侠大点其头,道:“原来是他!那真是极好的了,木大人若是能拜他为师,真是明道也!”
木唤看了看郑侠,问道:“郑小郎,你知道那人是谁么?”
郑侠瞪着个眼睛,对木唤道:“木大人,早知道你孤陋寡闻,你怎么就能到这个程度?连他也不认识?”
木唤心道我一个一千年后的人,哪知道你们这世道这么多事,只能摇了摇头。反正不是苏轼,也不能是王安石,还能有谁?欧阳修?他现在离我老远了,也七老八十了吧?范仲淹?死了十几年了吧?苏洵在东京,甚至可能早就去世了;苏辙在河南,而且苏辙善于史;苏门四学士,年纪最大的黄庭坚也才22岁。
还能有谁?
“曾巩,曾大人,你都没听说过吗?”郑侠问道。
“曾……”木唤猛然抬头,脑子一下子没有转过来。
曾,曾巩?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卧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