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太奇怪了,要说在地方上召开什么国际性的研讨会,各地记者全部都赶过来是很正常的,可就是一个民间的研讨会,没有任何官方背景,能吸引来这么多的记者,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巫良栋想了一下问道:“小于,这些记者是什么身份?是不是都是各地方的主流媒体?”
“是啊,都是主流的媒体,甚至连南方都市,还有西北瞭望这样的赫赫有名的媒体单位,都过来了。我不明白,这些很有名气的主流媒体,到这里能够抓住什么样的新闻热点。”
“咱们南河省的媒体来了多少?”
“除了咱们南陽的南陽都市还有南陽晚报,都还没有过来。”
巫良栋说声乱弹琴,马上就给郑天风拨了电话。
“郑书记,向您反应个情况,现在各地的主流媒体都向南陽涌来,连南方都市还有西北瞭望这样的有名的媒体单位都到咱们南陽了。”
“哦,这是好事啊,现在的媒体记者可得罪不起,老巫,你的接待工作事关我们南陽的形象,别忘了你立下的军令状。”
“郑书记,我知道我承诺了什么,我跟您反映的问题是,咱们南陽当地的媒体只来了都市报和晚报,其他的媒体居然还没有到位。我想,各地方派来那么强大的报道阵容,说明他们意识到了此次杏林会的重要意义,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反而是落后于外地同行,不应该啊。”
“老巫,你反应的情况非常重要,我马上会把这个情况反映到省里,立刻召开常委班子会议,看来,很多同志对于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认识不足啊。你不用参加了,你在第一线是最忙碌的,我授权给你,可以在杏林会其间调动南陽的一切力量,无论哪个部门,只要有懈怠之嫌,马上向市委报告,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巫良栋反映的情况,确实是很重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南陽现在对待杏林会的态度。这并不是说下面的人对于杏林会的召开是持不可置否的态度,而是因为南陽的拆建工作,已经牵扯了太大的精力,一时间还没有从拆建的工作状态中摆脱出来。
南陽,以至于南河省的新闻媒体,都认为这是在自己家门口召开的研讨会,只要打打招呼,相信地方部门会给自家新闻媒体人留下好的采访机会,就都没着急。
而外地的新闻媒体人,一上来就是红眼珠子的,要知道主流新闻媒体,一般没有上级指派的任务的时候,都是去采集一些高大上题材的新闻,这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如果主流的新闻媒体人采集一些民间题材的新闻,除非是热点中的热点,否则轻则会被上级批评,重了直接就开除了。
因为主流媒体就应该有个主流媒体的样子,国家付钱养着你,就应该做出对国家有贡献的事情。主流媒体被誉为国家喉舌,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旦出现主流媒体蜂拥而至的现象,就说明奔赴的地方一定是有国家关注的重大热点事件。
南陽地方,甚至是整个的南河省主流媒体,很显然没有跟上这个节奏,巫良栋反映问题也是无奈之举,到时候在采访录制的时候万一出现南河媒体数量稀少,那就不仅仅是新闻媒体人的问题了,而是要上升到整个南河形象的问题。
郑天风把问题上报给袁恪则,在南陽市委常委的会议上,郑天风严肃批评了南陽媒体工作上的倦怠。
作为当地的媒体工作者,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有利因素,可你的态度要不是最积极的,那么,很有可能新闻热点就会被别的同行抢走。
在南陽召开的杏林会,意义非比寻常,而且非常特殊。此次召开的杏林会,是民间杏林专家主持召开的,但其背后却是有卫生部的身影,很可能是类似于国家卫生部在颁布一些政令之前所举行的民间听证会。
卫生部不知道会议的议题是什么,连主持会议的林源,都是要临时抓住一些热点问题,确定讨论的议题和会议方向。
这个时候,新闻媒体人应该早进入,早采访早现,才能够找到新闻热点,才能比别人抢先一步布消息。
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那国家养着这样的新闻媒体人干什么?难道只会依靠当地关系,去采访一些别人吃剩下的新闻材料?
郑天风措辞严厉批评了主流新闻媒体人,并且做了适当的延伸,主流新闻媒体人的表现,就是一些官僚作风,懒政怠政的体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