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叫人家看出你来。”朱管家看着对面坐着的小少年,脸上明明青涩稚嫩,眼神却坚毅。
喜宝点了点头,“朱伯伯放心吧,我都省的。”
朱管家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能打点的,他也都打点了,剩下的便看喜宝自己的了。
喜宝这一天晚上在朱管家宅子里吃了饭,得了不少嘱咐,多是说不懂医术的,便好好学,杂事多做,不要让自己一直闲着。
甚至还传授了一些如何偷学,如何偷懒的办法,喜宝笑嘻嘻的听着,只觉得朱伯伯又想严厉训她好好学,又担心她太累吃亏的模样,实在可爱,心里沉甸甸的,满满的都是朱伯伯的关怀。
隔日一早,喜宝便被朱伯伯带着到了城中医馆,朱伯伯的马车一路驶来,沿途风景真是没说的,城中可谓是合肥县风景最美的地方了。
喜宝跟着下车后,抬起头便是医馆的牌匾:慈安堂。
多大众脸的一个名字啊,总觉得如此耳熟的样子……
朱管家将他带到一边后,便与医馆大医师简单叙了几句,然后便辞了。
喜宝被医师安置在门口,随时等待差遣,也就是说,现在整个医馆数她最小,谁要干什么都使唤他。
呆了一小个上午,喜宝就有点儿吃不住,跑腿打杂,她屁股就没再沾过凳子,谁都使唤她,一副你是小工你不干谁干的模样。
甚至后院儿里捣药的想喝杯水,都扯着嗓子喊她去给倒。
跑到下午,之前朱伯伯交代的那个医师才走出后堂院子,在前堂找到正蹲在一边给捣药的小童洗茶壶的喜宝。
那医师虽然不是这慈安堂里最有名的医师,却也是第二号人物,还是那第一号人物高薪给聘来的,也是傲气的很。
医生们悬壶救世,都有点儿清高的气质,那医师也是如此。虽然放了这个人情给朱管家,但是可不表示他就乐乐呵呵的收了喜宝了,非得好好看看这小子是个什么品行。只是如今瞧着喜宝勤勉的很,又瘦肖爱笑,便也没心思继续观察她了。
这位医师姓梁,叫梁桥昇,四十来岁的年纪,膝下两个儿子都跟不愿意学医,全跑去书院想将来做官。
梁桥昇还有一个女儿,才10岁,梁桥昇无法在两个儿子身上传授所学,便教育自己的女儿学习医书,将来总没什么坏的。
梁桥昇的徒弟倒是不少,多半是别人托关系送进来的,没一个入的了梁大夫的眼,通通在慈安堂里打杂捣药,各个混口饭吃也就满足了,更没一个真的认真好学的。
梁桥昇朝着喜宝喊了一声,招了招手便喊着她到后院。
喜宝直起身子悄悄捶了捶腰,便朝着梁大夫走了过去。梁大夫看了眼喜宝手里的茶壶,一把捏过去,狠狠墩在了一边的桌子上。坐在一边捣药的那水壶的主人立即一缩脖子吓了一跳,大家这就斗明白了,这小子是梁大夫的徒弟,以后少使唤人家。
喜宝抿了抿最长,一脸憨厚表情,也没说什么。
梁大夫一挑帘子便朝着慈安堂后院儿走了过去,喜宝自然紧紧跟着。
慈安堂后院儿四个房屋,便属于四个医师的,梁大夫朝着第二大的那个顶头写着个‘慈济天下’牌匾的屋子走了过去。那屋子三扇大门,一扇敞开着,喜宝站在外屋,也能看见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的药架子,她心里突然有些兴奋。
与医学戳别多年,她几乎已经忘记药品忘了药效忘了曾经所学一切,可是再见这样的药房,还是这般亢奋,她是喜欢做医生的啊……
梁桥昇带着喜宝走到药房,随即扭头看了眼喜宝,“认字吗?”
喜宝点了点头,想了想却又忙摇了摇头,她来了这里2年,一直在熟悉这大明朝的一切,文字诧异自然不会被忽略,只是即便用功,但是没有正规学习,她还不敢完全托大。
梁桥昇瞧着她又点头又摇头,隐约也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便冷声道:“认不出的字,便来问我。你先在这药房里认东西,哪个盒子在那扇药材架子上,都给我背下来。”梁桥昇说罢,本来便要走,想起什么般,又嘱咐道:“抽屉拖出来闻闻可以,哪里抽出来的,便哪里放回去。更不许随便用手去动那些药材。若是让我发现抽屉弄混乱了,或者药材缺斤少两或者被人为破坏了,你便还是打哪儿来回哪儿去。”说罢也不看喜宝脸面,不等喜宝应声,转身便走了。
前面正堂还有人来就门诊等着呢,他还得去看门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