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都是这样,从来不从自身的角度找原因,总是将自己身上不如意的原因算到别人的头上。三阿哥虽然课业并不差,但偏偏是个蛮横无礼的骄纵性子,与他的额娘几乎如出一辙。比起元寿的温润有礼进退有度、天申的活泼顽皮、胸无大志,不谈学业,仅从心性上来讲,弘时阿哥就已经是处于劣势了,也难怪他虽然拥有实际的皇长子身份,却总是不能入了皇上的法眼。
其实他能有一个极为理智的阿玛实在是他们这些做儿女的福份,毕竟皇上再有多少喜好和情绪,全都会统统让位于理智。抛开爱情不谈,只说子嗣之事,他再是不喜欢哪个女人,都不会迁怒到儿女身上,毕竟那些都是他的亲骨肉,是延续皇家的希望所在,从他对淑清所出的锦茵格格极为疼爱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能够将女人和子嗣分得非常清楚之人。由此可见,若不是弘时阿哥自身的心性远劣于元寿阿哥,皇上怎么会“舍长立幼”呢?就算是他最为疼爱的六十阿哥,要知道当初立储的时候,也是冰凝最为风光、最为受他宠爱之时,他却狠下心来舍了六十阿哥而选了元寿,也是充分地印证了皇上是一个理智之人,绝对不会感情用事。
然而三阿哥从来认识不到他阿玛是个理智大于感情之人,也从来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他即不与四阿哥比温润有礼,也不与五阿哥比淡泊名利,更不与六十阿哥比心性纯真,只是一味地强调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课业出众、大器已成的诸多长处,强调自己这个事实上的“皇长子”身份。如此国之栋梁却因为贵妃娘娘背地里捣鬼的那一句话,就被皇上发配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活受罪,心头之恨可想而知有多么的浓烈。
本来就对冰凝有极大的成见,又听说自己是遭了她的陷害,结果无巧不成书的是皇上居然将三阿哥直接发配到了年二公子的军中,令弘时阿哥更是笃定,他的这次西北之行完全就是年家兄妹合谋的结果,因而对于贵妃娘娘,即便是将她碎尸万段也难解三阿哥的心头之恨。
当仇恨的种子刚刚种下之时已经是极难挽回顾,更不要说现在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起来,因而现如今就算是一切真相大白,就算是让他知道冰凝就是在他年幼的时候救他一命的救命恩人,恐怕也是难以产生丝毫的报恩之心了。
由于是不情不愿,甚至是“遭人陷害”才被罚到了军营,三阿哥这口窝囊气堵在肚子里久久发泄不出来,快要将他憋闷死了。然而虽然他是“皇长子”身份,却奈何县官不如现管,到了西北军营,就算他爹是皇上,三阿哥也要在年大将军面前伏低认小,这对于一向倨傲惯了的三阿哥来讲,简直就是比要了他的命还要难受。
偏偏年二公子也是个性情中人,天生的桀骜不驯,连他的皇阿玛都没有多少忌惮,怎么可能对三阿哥俯首称臣一副溜须拍马之态?于是弘时阿哥这口气从京城到西北,非但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流逝而有所缓解,相反却是愈演愈烈,对年家兄妹更是恨到了骨子里。
因为年二公子不吃他这一套,三阿哥就是想摆皇长子的谱,想要耍耍威风的机会都没有,还要受寄人蓠下之气,若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几个月的西北军营经历确实是达到了皇上所期望的历练成效。然而从三阿哥的角度来看,这段经历无疑加剧了他与年家兄妹之间的血海深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话说事情就是这样的凑巧,就在三阿哥气得几近发疯的时候,渐渐地关于年大将军的风言风语传将开来,虽然这些传言是从京城开始的,但三阿哥在离京之前自是在京城留下了自己的线报,因此原本需要时隔一个月才会专到边疆的这些传闻在京城才刚刚喧嚣尘上之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到了西北军营。虽然不知道散布这些消息的幕后推手来自哪个方面,但只要是对自己有利,又可以狠狠打压年大将军嚣张气焰的事情,三阿哥对之当然是欣喜若狂,竭力推动。
因此就是连皇上都万分奇怪,原本是打算不动声色以慢慢渗透的方式实施倒年大计,却不想简直就是里应外合,他刚刚在京城散布对年二公子极为不利的谣言,西北军营犹如遥相呼应般大兴倒年之声,如此意外的惊喜令皇上都有些不敢相信,难道是老天爷在助他一臂之力吗?连老天爷都要帮他一把,加速年党的倒台步伐,简直就是天意难违啊,他若是不继续实施倒年大计,岂不是天理难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