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新果然被这么一颗突然飞来的大卫星砸的有点晕乎,迟疑的问道:“恕我眼拙,请问你是……”
令东来却没有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而是转而看了看身边:“徐总编不介意我坐下说吧。”
谈判,在很多时候是自信的比拼,一个浑身上下洋溢着自信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在谈判之中获得有利的位置。相反的,一个人倘若是患得患失举足失措,那即便形势原本对自己有利的谈判,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利起来。
在面对金镛的时候,令东来刻意表现的像是一个来求教的后生晚辈,而在徐继新这里,令东来却表现的格外信心满满。
“哦。”徐继新还没有弄明白令东来来干嘛的,脑袋甚至还有些晕乎,但是看到令东来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还是决定先听听令东来想要说什么,故而一伸手道:“请。”
“徐总编最近很有些头疼吧。”
“怎么说?”
“《东方日报》一直以来都宣传自己港岛销量第一,这几个月却被《明报》压的狠了,这面子上只怕是有些过不去。”
徐继新的面上颇有些不好看,嘴上却道:“呵呵,不过是报刊销量的正常增减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话说出来,只怕徐继新自己心里都不相信,令东来也不在乎,笑着道:“其实《明报》能够压住东方日报的原因很简单,不过就是因为一个倪框,一个卫斯理系列而已。”
令东来笑着说道:“现在《东方日报》所需要的,也正是一部能够跟倪框的卫斯理系列打擂台的小说。”
对于令东来的话,徐继新不置可否,倪框其实也有在《东方日报》上写小说,不过却不是卫斯理系列,读者的反应并不怎么好。
《东方日报》确实需要一部热卖小说来撑版面。
但是,热卖的小说哪有那么容易找到的,如果能够轻易找到,徐继新也就不需要为《东方日报》的销量头疼了。
“徐总编不妨看看这个。”令东来把自己的稿子和金镛写的便条一起放在了徐继新的办公桌上:“这本小说查先生已经看过了,也很喜欢,只可惜跟《明报》的风格不符。”
“金镛看过的?”徐继新的心头咯噔了一下,眼睛便不由自主的在那张便条上扫了一眼。
金镛的笔记,他还是认得出来的,只是扫一眼,他就确信了字条上的字迹确实是金镛所写,当即对于令东来递上来的这份稿子注意了起来。
虽说金镛的《明报》和《东方日报》是同行中最激烈的竞争对手,但是金镛在小说一道上的造诣,徐继新也是佩服的。从《明报》创立到如今成为港岛最畅销的报纸之一,金镛在《明报》上连载的武侠小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然金镛在便条上写了立意颇为新颖,笔锋亦有良处的评语,那么这份稿子,徐继新还当真要认真看一看才行。
而这,正是令东来的目的所在。
他原本还想着,在拿到金镛的笔迹之后,自己是否要模仿金镛的笔迹写点儿好的评价。
这事情对令东来而言不难,他有一双巧手,也善于模仿别人的笔迹。
上一辈子,他就活用过自己的这项天赋暗中坑害了一些他的同事、前辈甚至是上司。
令东来所抄袭的小说,是皇易的穿越武侠小说《寻秦记》,令东来对故事背景和某些情节做了更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炮制出了这本《寻秦记》。
徐继新细细的阅读着,开篇的都市情节他并不喜欢,甚至想就此弃掉此书,不过接下来笔锋一转,居然来到了战国时代,徐季新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看了之后,反应也是不同的。
就好像一本网游小说,五十岁的读者看几段就不想看了,二十岁的读者却看得津津有味,这属于口味问题。
金镛不喜欢《寻秦记》之中大段大段的肉戏和艳情,觉得这跟《明报》的风格不相符,而徐季新则是纯以商业的眼光来看《寻秦记》,那么这本书的缺点甚至摇身一变就成了关键卖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