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蓉城,天还有些冷似乎冬天也不愿意离开这里,离开这座美食之都。早上八点,这个在其他城市已经进入繁忙的工作状态的时间里,这里的一切好像才刚刚苏醒。
“包子,稀饭,豆浆,油条”一声悠长的吆喝响起,那余音拖的老长老长,似乎那些早点的美味已经融入其中,合着刚掀开的蒸笼,热气腾腾的钻进了这个小区的每家每户。
大爷姓刘,据说已经在这里卖了十多年早点了,每天早上的这个时间,他就像准时的闹钟一样,骑着那辆略像破旧但是却是十分干净的三轮车,载着他的早点来了。走街串巷,风雨无阻。渐渐的小区里面的人都熟悉了那声吆喝,熟悉了那个时间,熟悉了那份早点。
刘大爷的早点车很是简单。三个蜂窝煤的炉子,每个上面都坐着一口铁锅,铁锅上面是四五层的蒸笼。炉子里的蜂窝煤一明一暗的燃着,了了的热气正顺着蒸笼的缝隙慢慢的飘散出来。走进一点还可以闻到蒸笼里包子和馒头的香味,那是一种淡淡的小麦的香味。炉子旁边还有两口不锈钢的大桶,一桶稀饭,一桶豆浆。这种双层大桶保温效果最好了,几个小时都能保证里面稀饭和豆浆的温度。大爷的车刚在路边挺好,小区里的老老少少便三三两两的围过来了。
“刘叔来两个酱肉包子,一杯豆浆”。“大爷,我要三个馒头,甜的,两碗稀饭”。“老板,来两包子,一个肉的一个素的”刘大爷这时也笑呵呵的说:“不急不急,一个一个来”,一边说一边熟练的掀开蒸笼。一股白蒙蒙的蒸汽消散以后,一个个包子馒头整整齐齐的躺在蒸笼里面,像是接受检阅的部队一样。看着白白的,软软的,忍不住就想掐一把,咬一口。刘大爷的早点主要是卖包子和馒头。包子有三种馅儿的,酱肉,鲜肉还有素馅的,馒头分咸味和甜味的。刘大爷带上手套,三两下就夹着包子馒头装好,递给旁边买早点的人。五十多岁的大爷脸上的皱纹笑的挤着一起,就跟包子的褶子一样,一条条的那么分明。
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刚接过袋子,就迫不及待的伸手把包子拿出来了。冒着热气的包子还有些烫手,小伙子一边吹气,一边就一口咬下去了。发好的面十分的酥软,用手指轻轻一捏,就会很自然的陷进去,陷阱那白白的面里。柔柔的触感,略带着一点弹性。据说最好的面是捏了过后它能很快的恢复原状,就和海绵一样。小伙子的这一口就像是拉开一场美味的序幕一样,瞬间这个早晨开始变得生动起来,这个惺忪的城市活了。
包子是鲜肉馅儿的,用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再搭上一些前腿肉,三肥七瘦,剁碎过后加上姜酱油等调味料,早上新鲜的蒸出来的。馅儿里面浓浓的肉香和酱汁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慢慢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浓香的汁水填满了酥松的包子皮的每一个缝隙,就这样的沁了进去,和带着点微微甜味的带着点麦香的面交叉的结合在一起了。这一口带着三分的馅儿七分的皮,这一口下去,小伙子的脸上浮现出了满足的神情。肉馅的香味开始在四周弥漫开来。“咕”周围的人看着,不由自主的咽了一下口水。
小伙子一边吃,一边含混不清的说着“还是刘叔的包子实在一口下去能咬到肉嗯肉,不像有些人卖的包子咬了几口都没馅儿弄的我都怀疑我是不是吃的是馒头”。
周围的人都是一阵哄笑,“可不是嘛,现在好多包子都是拳头大的个儿,核桃大的馅儿,有一次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刚尝到点肉香,结果一不小心馅儿掉地上了。那一分钟的心情啊,就像一万只草马跑过一样”
“嗯,嗯,还是我家刘大爷实在皮薄馅儿多,哈哈”
“别拍马屁,拍了也不给你多吃”
大家已经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都在交流自己早点的心得体会,哪里的东西好吃,哪里的东西名不副实没办法谁叫蓉城是美食之都呢。这里的人们每个都对美食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
“做早点,要用心,要是在,十多年来了,我从来都整虚的哦,都是货真价实的,所以你们都喜欢来吃”刘大爷居然还在一边打起了自己的广告。
楼下的议论声和香味飘到了不远处一栋小楼里,飘进了二楼的一个房间。略显凌乱的一个屋里,睡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杨不一,男,今年二十四岁,大学刚毕业半年,还在到处找工作,出身于二级城市里面一个普通的家庭。算上大学时间来蓉城已经五年了。
由于父亲的关系,从小对于吃的就特别的执着。以前他的父亲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自己的儿子懂事。“我家不一挺能干的,小学三年就自己起来做早饭了”“小学五年级在班上的炒菜比赛里面就拿奖了”,“每次学校出去野炊,一大堆别人家的孩子都要跟他一组”,“初中就会自己煮火锅咯”。每次父亲说道儿子关于吃方面的事情总是有些得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