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生笑道:“钟表修复技艺是唯一在故宫里绵延下来、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钟表都是实用器,需要持续维护,直到1924年,冯玉祥的部下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宫时,钟表匠人依然留在紫禁城内。”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原做钟处的工匠徐文磷成为故宫博物院第一代宫廷钟表修复大师,培养出徐芳洲、白金栋、马玉良、陈贺然四位弟子。”
“1977年王津成师从马玉良,在老师傅们退休以后,王津和他的徒弟亓昊楠,如今是故宫仅有的两位宫廷钟表修复师。至今清宫钟表修复,已经传三百多年。”
鲁善工还真不知道钟表居然是故宫能流传至今的手艺,明末到清末是中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期,这种交流与碰撞呈现在清宫钟表上,丰富而琳琅满目,中西融合。
包括它的修复理念,中与西之不同也是泾渭分明,西方尊重大师作品,在整个修复过程中一定保持大师的思路,以及整件作品的完整性。
而这一点,并不是清宫造办处工匠考虑的重点,他们会把大师作品拆分、重组,对它进行改造,使它能够适应皇帝的需求。看似是东西方工匠的不同,却也呈现两种文化的差异。
“我算是延续故宫钟表修复的传统,2011年瑞士某钟表品牌举办展览,带来十八世纪钟表大师雅克德罗父子制作的写字人钟,运输过程中钟表出现故障,发条断裂。”
“如果按照西方修复理念,发条需要专门工具做,但写字人钟隔天就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演,显然来不及。主办方找到故宫请求帮助,我紧急受命。”
“”到场地看很长时间,谁都没有想到我会用那样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用05号钓鱼线代替发条,借助余弦力度,可以起到发条的作用,写字人钟开始书写。”
“再比如某宫廷钟表机芯里的气囊原料为进口羊皮,轻薄如棉纸,时间久原料用光,可是展览迫在眉睫,怎么办?”
说完从桌上拿起一个东西,展示道:“这就是宝贝,一张民国纸币搞定!”
鲁善工接过纸币,好奇研究着,王建成道:“说起来也没有什么神秘的道理,无非就是修的多总结出来的小经验。基本第一年都是拿非文物练习,那时候我们各个工作室都有一个小坐钟看时间,钟坏了帮着修修,或者拿非文物的钟表练手,拆拆装装,里面怎么回事,谁挨着谁,怎么拆怎么装的,就是练个手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