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这说的是当时黄河山陕段的交通情况。古代山陕之间是有大桥的,可惜为战火所毁,后历数代一直未能修复,民间来往只能依靠筏子了。
大河之央,一个大浪迎面劈来,小小的筏子差点被软掀翻。船上众人多是旱鸭子,一时被吓得大呼小叫。老船夫久历风波,自然是面不改色。他老人家回头笑道:“娃娃们莫怕,有老汉在翻不了船!”
卫立煌他们听了哈哈大笑,紧张的情绪稍有放松。总司令说:“老人家,黄河船夫曲天下闻名,要不您给我们唱首曲子吧!”
老船夫说:“娃娃们不嫌老汉唱的难听,老汉就唱一段。”说着还真吼开了: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
船老汉的歌声苍凉古朴,总司令听了之后很受感动,说:“黄河是我们华夏的母亲河,也是历次抵御外侮的屏障。我们要夺取胜利,就要先保护好黄河!”
郑卫国想起一句话来,说:“黄河保卫华北,总座保卫黄河!”
总司令忙摆手道:“光靠我一个人保卫不了黄河,更救不了中国。保国存种,需要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才有望取得胜利。”
郭参谋长说:“如今主掌大局的无非国共两党,总座此行只要能与共党的毛先生达成共识,华北就有希望了!”
总司令满怀期望地说:“若能如此,卫某此生无憾!”
话虽这样说,卫立煌心中还是比较忐忑的,主要是因为他在内战中打得太狠了,跟延安方面梁子结得太深。特别是破金寨之后,其部下蒋伏生对红军家属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上至耄耋老妪,下至号啕幼儿无一漏网。其状之惨,纵观千年也属少见。这一举动虽非卫立煌授意,但作为直接上司,难辞其咎。
正因为有这么一段公案,延安内部对于卫立煌的到访也有不同意见,尤其是鄂豫皖出身的干部很不理解。好在卫立煌前段时间跟八路合作的不错,抗日又非常坚决,取得了延安很多高层的认同。在与129师(前身即鄂豫皖起家的红四方面军)的交往中,卫立煌也极力搞好关系,试图化解之前的仇怨。
在晋南大战之前,第十八集团军驻临汾办事处距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驻地不远,卫立煌常去和这里的八路军将领闲谈。
有一次,卫立煌和徐向前(时任129师副师长,曾为四方面军总指挥)聊天,卫立煌说:“谈打仗,还是你们行。”
徐向前忙说道:“卫总司令也行,**里面就数你了。”
卫立煌说:“快别这么说。那一年,我率第十四军刚进入鄂豫皖时,犯轻敌冒进,军部被你们包围起来了,漫山遍野都在喊‘活捉卫立煌’,要不是情况有变化,再过200公尺我就被你们捉住了。”说罢,两人哈哈大笑。正是由于双方都在努力,才有了这次延安之行。
昆仑最后拍板:“不管怎么说,从抗战大局出发,争取卫将军这样的国民党重要将领,对整个国共合作的局面将有重要影响,所以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量争取他。同时,卫立煌是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为我第十八集团军的上级。从上下级关系考虑,若能争取其支持我军,则对我军的处境,对华北、西北抗日根据地都会有很大好处。所以,欢迎一定要隆重、热情,招待的规格一定要高。此人官气很重,生活很考究,应注意礼节和照顾好他的生活,使他感到我党的诚意。”(注:历史原话)
踏上陕北地面以后,延安方面对卫立煌一行进行规格极高的接待。过了黄河就有车队来接,经延水关,延川,直奔延安。距延安城三十里开外就到处可见用彩纸写的“加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欢迎卫副司令长官”等标语。
在延安城外,远远就能看到欢迎的队伍排列在大路两旁。车队一至,欢迎的队伍即敲锣打鼓,呼喊口号。见到如此隆重的欢迎场面,卫立煌等人深受感动。
车队停下,卫立煌等人走下汽车,滕代远(时任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萧劲光(时任陕北留守处主任)、金城(交际处处长金城)等人忙上前迎接,然后一起走向城中早已收拾一新的大礼堂。郑卫国穿越前虽然见过不少大佬,但都是执行任务的时候,像这种场合还真没经历过。尤其是要见到传说中的凡躯之神——昆仑,让他既好奇,又紧张。
正胡思乱想着,昆仑已经健步走出客厅迎了上来,并和卫立煌等人一一亲切握手,以示欢迎。和照片上相比,他老人家显得有些消瘦,但很精神,气度非凡。
一边握手,滕参谋长他们就一边给昆仑作介绍,让郑卫国尴尬的是,介绍名单自郭寄峤参谋长、文朝籍副参谋长之后就一笔带过了。什么情况?俺好歹也是**名将啊,郑卫国心中不由地有些小郁闷。
好在昆仑还是把手伸过来,与他们一一握手。昆仑的手很大,也很厚实。和郑卫国握手的时候,昆仑显得有些诧异,突然问了一句说:“小同志,你是哪里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