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华北的抗战形势是一片大好,华中地区虽然是一场惨胜,但南昌最终保住了,无论是民心士气,还是税赋兵源都比历时同期要好得多。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国民政府内部的右翼势力又开始抬头了。
1939年1月21日至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这次会议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成立了**的“特别委员会”,通过了整理党务的决议案。全会以后,陆续制定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秘密文件。国民政府的斗争矛头,已由对外转向对内。
随着敌后力量的发展和抗战形势的好转,这个趋势愈发明显。刚刚吃了败仗的冈村宁次立马像毒蛇一样找到了突破口,加紧对敌后部队的策反工作。不得不承认,冈村在这方面确实很有一手。他非常善于利用中国内部的矛盾,来实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第一批落水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和参谋长王清翰,他们两个跟石友三的关系很好,是多年的老交情。因此对于高树勋这种“大义灭亲”、不顾同僚感情的行为非常反感。而且孙良诚以前是高树勋的长官,现在高树勋当总司令,他当副总司令,感到很不服气。
王清翰则是跟石友三走的太近,很多跟日本人接洽的事情他也有份。非常担心郑卫国或者高树勋找他秋后算账。
因此,等冈村宁次的密使一到,两人二话不说就投降了,还拉走了独立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玉田等一大批部队。
在河北打开突破口之后,冈村宁次又把目光瞄准了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很快,像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豫北保安司令王胜武、鲁南保安司令荣子桓、山东保安第五师师长齐子修、暂编第二师长张步云、骑一军某部师长赵瑞、杨诚等一大批敌后将领就像得了瘟疫一样接连叛变投敌。
除了这些较为正规的部队以外,冈村还大肆拉拢各种游杂武装、土匪、大地主的私人武装,搞了一大堆像什么防共军、剿共军、和平救**、和平建**、绥靖自治军、联防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伪第三十一师文大可、伪第十一师张东云等部。
一下子有这么多军队叛变,就像当头一桶凉水,给刚刚看到一丝希望曙光的敌后军民带来了极为沉重地心理打击。更为遗憾的是。事后查明这里面大部分军队。特别是正规军都是受了国民政府“曲线救国”政策的影响,其中很多部队在投敌之后甚至还能领到重庆政府的军饷。
换句话说,冈村宁次是这幕“降将如潮”、“降兵如毛”的奇迹创造者,但如果没有常凯申委员长的背后支持。是断然玩不了这么大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战后冈村宁次能够逃脱审判。还堂而皇之地作为**顾问出现在中国。原因很简单,早在抗战时期,委员长就跟他惺惺相吸。且有过一切非常默契地合作了。
幸亏郑卫国、卫立煌、傅作义、于学忠等华北军方巨头都是坚决的主战派,八路军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各战区开始联手镇压这些软骨头。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竟然在这个时候突然出兵——他打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同属抗战序列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
原来,这才是冈村宁次的杀手锏。平心而论,阎老西儿对山西建设是有大功的,但他这个人满脑子封建残余思想,嘴里说想把山西建成山西人的山西,实际上却一心打造自己的独立王国。基于这种思想,他既仇视日军,又恨八路军和中央军,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军队都是来抢地盘的。在发现山西新军不受控制时,对这支子弟兵也是备加仇视,直欲除之而后快。
冈村宁次非常聪明地抓住了老西儿的心理,专门设了一个特务机关与老西儿谈判,商谈合作事宜。历史上,因为日军存心不良,出价太低,要价又太高,双方最终谈崩。这个时空里,冈村的手段明显更狡诈,目的也更明确。
为了打消老西儿的顾虑,他不仅爽快地给了老西儿一百万联银券(就是华北临时政府发行的伪钞),还表示不用老西儿公开叛变,只要不与中g合作就成,甚至表示可以把太原还给老西儿。之后更是悄悄让给老西儿三个县的地盘(这一手历史上也搞过),并给了老西儿一批旧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阎老西儿又接到军委会发来的密电,让他暗中对付中g和八路军。在老西儿看来,日本人和常凯申都支持他,有什么搞不得的?于是突然举兵,悍然发动了“十二月事变”。
一开始八路军和山西新军因为没有防备,损失很大,山西新军整整一个纵队被老西儿拉走,里面的gc党员和亲共人士全部遭到屠杀。更可恨的是,阎老西儿还下令屠杀了在晋绥军控制区内养伤的400多名八路军伤员。
惨案发生后,日本人自然是笑歪了嘴,并趁机向冀中根据地发起猛攻,让郑胡子和八路军无法互相支援。常凯申也是兴奋异常,赶紧密令卫立煌以调停为名,消灭晋南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最好搂草打兔子,把阎老西儿也一并干掉。
但卫立煌向来是主张联合抗日的,对于阎老西儿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搞法极为反感,所以不想掺和。只是迫于军委会命令才不敢公然援助八路军,于是严令中条山各军,不许参战。
没有中央军的帮忙,晋绥军很快就被回过神来的八路军给干趴下了。估计老西儿对八路军的认识还停留在红军东征时期。可八路军在郑胡子的接济之下。早已编练了十二个旅的正规军,山西新军也有两个师(一纵队和续范亭的暂一师)接受过整编。
这一回过神来,战斗力渣到五的晋绥军自然够呛。很快,晋东南、晋东北、晋西北都被八路军或者山西新军控制,晋绥军旧军(就是老西儿的部队)只好狼狈地龟缩到晋西南吕梁山区。
历史上考虑到统一战线的稳定,八路军最终放了老西儿一马。但在这个时空里,完全没有必要,留着老西儿反而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在郑卫国的支持下,八路军继续进攻,老西儿的基本部队全被消灭。不得不通电下野。冀中方面经过一番苦战。也暂时击退了敌华北方面军主力。
随后,第一、二、八、冀察、鲁苏等战区统一行动,对境内的伪军进行联合打击,郑卫国还专门派特战队对那些领头的汉奸进行“斩首行动”。随着这些臭名昭著的铁杆汉奸被清除。华北的投降浪潮顿时被遏制住了。而且几大战区之间的合作比以前更为紧密。郑卫国以前期望的“华北一体化”的目标基本达成。
反观日军。实力虽然还在,但随着铁路被破坏,机车和汽车被大量损毁。后勤补给的问题愈发严重,作战能力也飞速下降。进攻吧,防守面积大,兵力被摊薄;收缩吧,占领地域小,给养筹集难。反正是进也难,退也难。
到39年底,大本营不得不下令把第108、109、110三个师团调回国,并随后裁撤(历史上也是如此)。又把第33、34师两个师团调到华中,以弥补该区域兵力不足的问题。这样一来,华北日军又恢复了之前十个师团、十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与华北五大战区近20个主力军相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不过考虑到日军国力尚存,郑卫国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跟日军拼消耗,就没有主动发起反攻,而是继续整训部队,并用零敲牛皮糖的办法给日军放血。
当时华北沦陷区大约有两百多个县(比历史同期少了一半),郑胡子专门训练的四百多个狙击小组,再加上八路和**各部的神枪手就出没在双方的控制线两侧。平均每天都有上百日军被干掉,最多的一天甚至用这种打冷枪的方法杀死五百多名日本士兵。冈村宁次虽然也组织神枪手部队反击,却在冀中更为专业的狙击手伏击下损失惨重。这让华北日军士气更为低落,甚至开始出现主动带枪投诚的现象。这在历史上,直到43年以后才开始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