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允炆的亲手推动下,大明商业改革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又跑到了五军府。
“全国剿匪?”
徐辉祖对朱允炆这个提议明显一愣。
“对,剿匪!”
朱允炆点点头,“剿匪的目的就是最大化保障商人的利益,商人行商过程中难免碰到劫匪,这群劫匪收保护费,又不交给国家,不剿灭他们留着干什么?”
大明有没有山匪路霸?
有,还很多。
不要觉得盛世就没有土匪,在古代,再如何恢弘的盛世,土匪都多如牛毛。
土匪哪来的?
要么是活不下去要么是想着不劳而获捞偏门,这两种人在古代还是很多的。
哪里遭了灾,就难免出现卖地卖身,做地主家的佃农下人,都是七尺男儿,心气高。做不得几天就偷摸跑了出去,身上又没钱,加上是逃奴,被官府缉拿,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参军、要么落草。
前者占了绝大多数,后者自然也有。
而且这年头青皮无赖也不少,有时候喝醉了生事起衅,打起架来没个轻重,不是致残就是致死,那被官府抓到就要杀头,没办法只能落草。
冷兵器时代,落了寇,只要跑得快,往大山丛林、偏僻乡村里一钻,地方府县想要剿灭的难度是极大的。
一个县,三班衙役加一起才一两百人,想要剿灭一个三四十人的土匪团伙都难度不小,地方又没资格调动卫所,因此,只能装睁眼瞎,不闻不问了。
这些土匪路霸流窜不定,主要的收入来源,要么是劫掠乡村,要么就是劫掠商队了。
碰到有镖局保镖的商队,那也要留下一笔买路财来,这算是每个大商人都习以为常的日常开销之一。
“朕召通政司问过了,除了京城脚下的南直隶,几乎天下各处都有山匪,以河北、山东为最多,朕决意来一次大规模的清剿。”
徐辉祖想了想,也觉得这事不错,倒不是打击匪霸能抄多少钱,主要还是可以通过这次行动锻炼一下地方的军卫所,提高一下实战能力。
“地方军卫所在册的军籍,有大概一百八十万人。”
徐辉祖报出了一个庞大的数字,“除了漠南卫不动,山东、北直隶、山西的军卫所最多,南方江西、湖广其次,福建、两广就最少。但浙江、福建又是最富庶的地方,也是匪患最重的两省,要不要调京营南下?”
朱允炆摇了摇头,“没那个必要了,各省卫所就地清缴,闽浙,自北方调军户过去。”
剿匪罢了,动京营?
这不是大炮打蚊子吗?
“军户所日后就专司地方治安和剿匪,让他们多增加点经验。”
徐辉祖心里马上明白过来,朱允炆这指定又是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这不是废话吗,不出幺蛾子的皇帝会是一个好的穿越客?
这群卫所兵,朱允炆打算以后都改成地方武警类似的兵,正规军还是要以募兵制为主,明初卫所的兵,战斗力确实不低,但终究不是职业军人,每天种地的时间占去了大半,像农民多过像兵。
而且再过几十年,军户大规模繁衍,便开始腐败,大量侵占国有田,变公为私,战斗力下降的就更加严重了,朱允炆得提前给他们安排好后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