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匠师傅,这是我们少爷和少夫人的房间,你先修这一间屋子吧,看看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你尽管提。”
余盛指着魏清风和鱼苗的房间又说道。
“这房子破损挺严重的,尤其是这窗户和两面的墙,您可劲给捯饬好了,这里修完,便是旁边的房间,那是我家少夫人的娘亲与弟弟住的,还有这里……”
瓦匠是个急性子,直接打断了余盛,“这样,你们先把这几处的东西都搬出来,省的一会我修葺墙面的时候,有土落在上面。”
听完瓦匠一说,余盛忙招呼送完东西的林婆子跟翠柳,李三娘也放下了绣活,众人一时都忙活了起来,将房间内的东西尽皆搬到了余盛的院子里。
由于木材还没运到,木匠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立刻开工,只能暂时先修修魏清风院里和其余两处院里的破桌烂凳,修完了,又帮庄子里的佃民们修了一些。
庄子里的佃民们,今天又得了林婆子和翠柳送去的粮食补给,一听是魏少爷命她们送的,一个个份外开心,又对魏清风和鱼苗多了许多好感。 听说魏清风和鱼苗正在找人修房子,大家伙儿都主动跑了过来帮忙,一时间,院里站满了人,有的帮着和泥浆,有的帮着瓦匠砌墙面,还有的人,帮着收拾院子里的杂物,大家干活的热情,空前高涨
。
望着这么多来帮忙的人,鱼苗的心里十分的欣慰,心想着,照这样的速度下来,相信用不了几天,房子就会被修葺好,瓦匠也很快就要失业了。
由于木材来的迟一些,算上他们有三处房子需要木匠活儿,木匠免不了就要多干几天,瓦匠的钱省了些,木匠的活儿难做,怕是省不下的。 男人们在院里干活,老人们就坐在远处帮着照看调皮乱跑的孩童,女人们则分开忙碌,有的帮着打水烧水,倒在碗里,待晾凉一些,便给干活累了的男人们送过去,还有的女人则帮着摘菜、淘米做饭
,大家有说有笑,倒也忙得一团热乎。
谁家有小娃儿,谁家的女人快生了,谁家的孩子会认字了,短短的半天,鱼苗很快就摸清楚了,感觉和佃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
瓦匠干活累了,捧着一大碗温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抹了一把嘴角的水渍,不由得赞了一句。
“这水可真甜,比我们村子里的水,喝起来好喝多了。” 但是,他一看四周简陋的屋子,面黄肌瘦的村民,心里不由得有些困惑,这村子里的风水应是不错,人也和善,尤其这魏少爷还是位读书人,待人谦和有礼,算的上地杰人灵,怎么佃民们的生活就如
此贫穷呢?
瓦匠喝掉了碗里的最后一口水,很快,便走向了梯子旁边,准备上去修葺坏掉的墙面,但是,这梯子一看就有些年头了,他登上去的时候,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摇晃个不停。
鱼苗一看,感觉梯子很不安全,立刻走了过去,帮着瓦匠扶着梯子。
“多谢少夫人。”
瓦匠登在梯子上,低头看到了鱼苗,立刻道谢。
“师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瓦匠忙着手边的活儿,不时就抬眼往远处看几眼,由于他站在高处,望着庄子外连成一片的庄稼地,面色就更加困惑了,这个时节都已经到了秋末,本是收获的季节,可为何地里的谷子,依然是蔫蔫
的,耷拉着枯黄的叶子,又长得稀稀拉拉,每根上面好似也没几颗粒子?
“这谷子长得……怎么这么没精神呢?”
瓦匠望着,就忍不住念叨了一句,却瞬间引起了鱼苗的注意力,她顺着瓦匠的目光望了过去,也同样发现了庄稼的异常,不由得循着原身的记忆想了想。
记忆里,这两年,附近的几个村子,一直有些干旱。
可再干,也没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今年好不容易下了场秋雨,以为庄稼长势会好一些,没想到,这庄子上的庄稼却是这番模样。
佃农们的收成不好,吃饭不就成了问题?她和魏清风就算经常采买一些粮食给他们吃,可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总要想办法填饱肚皮的,鱼苗想起来在空间里留种的白菜和萝卜,实在不行,她便找个合适的借口,就说是买来的蔬菜种子,送给这些佃农,让他们种着试试,看看能不能多收获一些蔬菜,也学舅舅
拿去卖,说不定也是一条新的生路呢?
时间眨眼间就到了中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女人们早在魏清风和鱼苗的院子,以及相邻的院子里,摆上了几张修得结实得桌子和凳子。
男人们重新洗了手,很快就坐上了桌,休息着,等着开饭。
可是等饭菜端上了桌,余盛才发现,这次定的菜少,买的粮多,尽管每人都能喝到米汤,菜却十分稀少,有些佃农,甚至连根菜叶子都分不到。 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走到了厨房,表情懊恼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