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酒楼中还在议论纷纷时,长孙无忌已经拉着李承乾离开。
马车上,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的脸上神色复杂,充满着欣慰以及一丝的羡慕。开口说道“殿下,容老臣为你解惑。”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静静的安坐着,等着长孙无忌解释。
“刚刚殿下以酒为创诗,引动文学馆。要说那灵气阁是武士和平常人的圣地,这文学馆呐,则是我大唐学子的圣地。里面藏有着当初从文曲星让跌落的陨石,文士在里面可以加速将领悟文气。而刚刚向殿下飞来的正是文气,文气能够让人镇压邪祟,高深之处更是下笔写字,字字千斤。甚至能够呼风唤雨改变天象。只是这文学馆中有的陨石有反应还是头一次。”长孙无忌这样解释道。
李承乾自己的双手,自己这是该庆幸么。没想到李白的一首诗会引起这么大反应让自己直接步入文气入体。该说李白果然不愧是诗仙么。这时长孙无忌说“太子殿下果然是大才,只是这长安醉恐怕太子殿下是不能再来了。”
李承乾一脸苦笑,自己开的酒楼自己以后却只能暗自来。可是长孙无忌也是为了自己好,也只能应下。
宫门处,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在李承乾耳边说“太子殿下,陛下让你赶紧去见他。”
”知道什么事么。”李承乾一边讲马交给侍卫一边向紫宸殿走去,路上问道。
“回太子殿下,您为难小的了,小的哪里会知道这些。”说完侍卫变退下了。
紫宸殿中,李世民端坐在桌案前,看到李承乾到来笑着说“哦,高明来了,坐坐坐。”招呼着李承乾在身边坐下接着说“高明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该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了。”说完变将手上的奏折放下,让李承乾坐在桌案前就走了出去,李承乾在一边目瞪口呆的看着李世民就这样离开,头也不回一下。无奈下李承乾只好拿起桌案上的奏折开始批阅起来。
翻开第一封奏折,上面写着长篇大论,李承乾看完总结就是,长安御史阁遭窃。就这几个字可以概括的却写了这么一篇长篇大论?而且这种小事不应该是交给长安令的么。平复下心中的心情,提起笔写上批复,有了文气写字都莫名好看了,不然你以为一个从后世来的人怎么会写毛笔字?
平静下心情拿起第二封奏折,同样是长篇大论,依旧是熟悉的风格,结果也只是一件事情,御林军的武器需要更换。李承乾坐在桌案前一脸蒙蔽,这不应该是兵部就该处理的事情么,没办法,毕竟是父皇的第一次让自己批复奏折,不能辜负父皇的希望。认认真真的批复好,将奏折放在一旁。
第三封奏折,依旧是熟悉的风格熟悉的味道,官员的考评开始,这不应该是史部的事么?送来这里是做什么,无奈下李承乾只好写上,已阅就将奏折放在一旁。
虽说大部分奏折都可以批个已阅完事,但是其中也有着不少重要的事情,例如:死刑犯需要勾决,自从将死刑从地方收回中央后,李世民一直对死刑的决定慎之又慎。所以对于这篇奏折李承乾不得慎之又慎。还有北方的驻军的武器和军饷,因为北方天气寒冷再加上要随时防备突厥的入侵,所以需要由李承乾轻自批复,至于那些长编大论然后才是一件小事的奏折李承乾批复一个已阅就了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