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防护是一门系统科学,即便只是一个头盔,已经不像过去用冲压机砸出一个铁罩子盖在脑袋上那么简单了。
现在的头盔全名叫高级作战头盔,轻便坚固能防住子弹正面穿透只是基本功能,里面还得有内衬缓冲垫吸收冲击波,保护士兵脆弱的脖子不被子弹的冲劲扭断。头盔上还要有导轨,必要时可以安装夜视仪、红外线、战术手电这些设备。
“或许可以在边境战场上实验一下安全性更好的全盔,半盔就保护一个头盖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陈旭用铅笔在图纸上画出了凯夫拉头盔的素描图,不需要额外花心思去计算,直接照着后世美军的凯夫拉作战头盔抄就是了,美帝花了数千万美元,耗时六年精心研制出来的作战头盔性能不会差。
陈旭喜欢玩‘光晕’,对里面的拉风的士官长头盔始终无法忘怀。
全盔对头部的保护更全面就不说了,更大的头盔可以将夜视仪、热成像仪、望远镜,甚至高分辨显示器、雷达扫描、通信设备全都集成在头盔里,可以前线士兵最大可能的搜集战场数据,将战斗力提升到极致。
既然都想到做士官长头盔了,那么肩甲、胸甲,侧面护甲、护腕、护膝这些都可以顺带开发出来。用凯夫拉材料或者碳纤维和陶瓷做成的复合甲板,坚固轻便。这么多的护甲穿在身上也不过十来斤而已,相对于得到的安全来说,这点负重士兵们完全可以忍受。
防护更全面的全身甲并非做不出来,重量先不去管,护甲过多会造成人体关节行动不便,更何况全身覆盖不透气的甲板热都热死了,还怎么去作战,所以只要做到重点部位防护即可。
以后技术上来了,尤其是解决了电池问题,做出钢铁侠那样的全身动力突击装甲也未尝不可能。
钢铁侠胸口的那核聚变反应炉,就是小型托克马克,以现在的科技是很难实现的。这涉及到基础科学的问题,人类现在还没办法把这么强大的能量束缚在一个巴掌大的炉子里面,即便是能做到也非常的不稳定,出点故障炸毁半座城市都有可能。
而电池技术又是一颗极难攀爬的科技树,无论砸多少钱进去都没办法突破它的容量限制,锂电池已经成了死胡同。超导电池和高分子燃料电池或许是一条光明大道,毕竟根据计算高性能的超导电动马达的功率是可以超过航空发动机的,却也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就比如最关键的温超导材料,目前依然是前路渺茫,有个德国人倒是宣布发现了常温超导体,并在全球科学杂志上发了很多学术论文,不过最后此人被全球科学界认证为“物理学历史上50年一遇的大骗子”。
德国科学界有了这么个耻辱人物,自然对超导材料进行不懈的研究,公布了某种可能有超导迹象的材料,结果却需要在200万个大气压下才可以实现,没有任何实用性。后来德国人每隔几年就会整出一篇发现超导材料的科学论文出来,现在全世界都懒得去信他们了。
所以说基础物理学的突破,人类文明才有前进的可能,上述所有的技术,常温超导、核聚变反应炉、超级电池、动力装甲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全都可以迎刃而解。
做防弹全盔并不难,摩托头盔、F1赛车头盔都是很好的模仿对象,科学家为了保护车手头部安全,头盔内衬对外界撞击力的吸收是经过大量计算的,外壳也用的是比钢铁还要坚硬数十倍的碳纤维,这样的头盔运用到战场上并无任何不妥,带着全盔的战士即便是被子弹正面打中也不会伤到。
当然戴着全盔会很热,陈旭或许会在头盔内部安装一个通风系统,但能不能实现就两说了。
战场护具的设计基本完成,都有现成的实物可以抄,陈旭只需把草图画出来,各种参数写在旁边,然后交给研发部门,让他们去寻找材料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做成实物。
制作凯夫拉偷窥的芳纶材料现在可以从欧美进口,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陈旭知道芳纶材料的生产工艺,要国产化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花十几个亿从国外进口化工合成设备,工厂也就建起来了。
护具的图纸放到一边,摊开一张新的白纸,陈旭开始琢磨着为部队设计轻武器。
手枪当然是抄格洛克了,这款手枪在全世界广泛销售,尤其是在美国更是被警察和中情局大量使用,能够使用多种子弹,零件数量少维修方便,后坐力小发射舒适。在极端恶劣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有网友做过试验,把格洛克手枪扔进火炉里烧,或者冻成冰块,最后依然可以正常发射。
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任务,衍生出各种型号出来,可谓是万能手枪,人气很高。
格洛克最初的型号是格洛克17,在1980年就已经有实验型号了,不过到了1983年才真正进入军方的眼中。也就是说在几个月之后格洛克17就会面世,陈旭现在抄格洛克手枪就有和奥地利格洛克公司起冲突的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