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海面顿时成了地狱,甚至比地狱还要恐怖,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到处飘荡着日本军人的尸体、残骸,还有在拼命呼救的落水者。因为舰船沉没的速度太快了,舰船上的人员根本来不急逃生或者转移,大部分军人还是随着舰船一起沉入了海底,能及时逃离舰船的只有少数人。鱼雷艇上的军人,连考虑都没有时间考虑,就直接被炸成了碎片,震落到周围的海面上。
舰队参谋长岛村速雄少将建议,舰队立刻停止航行,不能贸然前行了,否则损失会更大,先派鱼雷艇前去探路,探出路之后再依次通过这片水域。
东乡平八郎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要是舰队停止前进,而兰芳王国的军舰来进攻,那自己所有的军舰都成了活靶子,而是命令所有的军舰放慢速度,并做好战斗准备,鱼雷艇到前边探路,其他货船尽快营救落水人员。
整个舰队的速度降下来了,没有被击沉的货船开始营救落水的军人。
落水的军人必须营救,否则等回到国内后东乡平八郎将会被军法处置。
整个舰队把速度降下来了,这让新华级潜艇上的官兵感觉是上天给他们送战功来了,组长立刻命令,自由攻击。接到命令后各潜艇开始物色目标,这次可不能像上次那样盲目发射鱼雷了,必须寻找有价值的战列舰、装甲巡洋舰,日本这次来的大家伙不多,谁抢到,战功就算谁的。
由于有水下主动声纳系统,海面上舰船的影像都显示在屏幕上,十分容易地位,攻击。
5分钟后,参谋把战损报上来了,一共被击沉战列舰1艘,1艘重伤,装甲巡洋舰沉没2艘,重伤1艘,护卫舰被击沉11艘,鱼雷艇被击沉19艘,其它的货船被击沉65艘,重伤4艘,总共被击沉98艘舰船,重伤6艘,陆续还有舰船被击沉。
被击沉的战列舰是三笠号,重伤的战列舰是镇远号。
被击沉与重伤的舰船占到了这个舰队的三分之一,这次护航算是失败了,吓的东乡平八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不过更大的灾难马上就降临到他的头上了。在东乡平八郎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时候,只听见前边“轰”的一声爆炸,朝日号战列舰的后屁股被炸的高高的抬离了水面,螺旋桨被炸飞了,传动轴断掉了;这时左边又是“轰”的一声巨响,是鹿岛号战列舰受到攻击,虽然看不到被攻击部位,不过只是听声音就知道受伤肯定很严重。
还没有发电报询问鹿岛号和镇远号的受损情况,后边又传来2声爆炸,是2艘装甲巡洋舰受到攻击。
怪不得说东乡平八郎这个老小子运气好,这次他的运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他的旗舰香取号战列舰就没有被击中。
陆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乘坐的鹿岛号都受了重伤,虽然在损管的努力下保住了战列舰,但是由于进水太多,航速等都受到影响。
张伟所在的宫古岛上的参谋部也同时收到了潜艇将要发起攻击的电报。
李兆水说:“陛下,现在战争马上开始了,可以放出所有的战舰了。”
“好,这次由你全权指挥,你说了就算,为了不影响你的指挥,我就不跟随你去参加战斗了。”
来到海边,登上新华级鱼雷艇,向战场的方向驶去,在驶出2公里后,进入深水区,张伟开始按照顺序,把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等从系统中放出,由于之前李兆水已经给各位舰长安排了编队,下达了作战命令,这次只是按照计划执行就可以了。
从放出军舰的地方到战场有25公里左右,张伟不墨迹,把军舰全部放出后,又把李兆水以及他的指挥团队送上1号战列舰,张伟就返航了。
李兆水的战术很简单,就是要以绝对的实力碾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他把所有的军舰分成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战列舰编队,由他自己亲自指挥,要与日军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决战,包括9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还有30艘驱逐舰和30艘鱼雷艇负责就近掩护,舰队一字排开直接向北驶去,插入日本联合舰队的后方,切断他们的归路,并负责击沉所有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
第二部分为战列巡洋舰编队,由海军特级参谋张海龙负责指挥,包括4艘战列巡洋舰、40艘驱逐舰和40艘鱼雷艇,一字排开,向西北方向驶去,目的是拦住日本舰队的前进去路,并负责击沉前部的军舰和所有的货船,这次不要俘虏,不接受投降。正好是每艘战列巡洋舰带领10艘驱逐舰和10艘鱼雷艇,关键时候可以分开行动。
12点半,日本舰队已经进入兰芳王国战列舰编队的射程之内,李兆水命令,战列巡洋舰自由射击,以最快的速度打击日军战舰;战列舰在中央射击指挥系统的指挥下实行齐射。
由于战列舰全部安装了新式的测距系统和中央指挥系统,要是齐射的话射速会降低,不过命中率会提高6倍以上。
这个时候,两个舰队相距15公里,联合舰队的观察员也发现了兰芳王国的战列舰舰队,立刻汇报给东乡平八郎。东乡平八郎通过望远镜看见兰芳王国的战列舰编队开过来了,那庞大的舰体,成排的主炮,看着就让人生畏,而且战舰的数量更多,主力舰就有14艘,还有数量庞大的驱逐舰和鱼雷艇,看来日本海军败局已定。
这时他才恍然醒悟过来,这不就是兰芳王国的经典战术吗?先是在对方必经之地设置水雷,等对方实力受损后再派出海军与之决战。自己刚才怎么没有想起来呢?是因为固有思维,兰芳王国没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自己的舰队就是受伤,也不是驱逐舰能抗衡的,所以才没有向那个方向上想,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