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抨击直指托洛斯基命中要害,特别是任用旧俄军官这件事根本就是红军建军的路线之争。以阴谋论的角度看,钢铁同志早就知道中国人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会在南方战线发起进攻,但这么快就能占领察里津那真是出人预料。不过他、还有因为不满于托洛斯基的伏罗希洛夫却完全摘清了,察里津的陷落真的和他们半点关系也没有。
斯大林如此,不甘失败的托洛斯基则依然坚持认为只要东面战线的五个集团军南下,第十一集团军北上,南北夹击下中国人很快就会退却。
退却,仅仅是退却,托洛斯基用的是这个词。而当列宁同志问他‘很快退却’的‘很快’有多快时,托洛斯基根本就回答不上来具体时间。也许一个月。也许两个月。仅仅靠东面的五个集团军是不够的,况且这五个集团军八万多人还要防守两个方向,虽说红军正在各地组建。但要把红军抽调至察里津防线,以目前的交通情况。最少要一到两个月,而后发动进攻,最少又要一个月。就算三个月之后拿下了察里津,可那时候已经壮大的白军又要多少红军才能消灭?
而且,同盟国这边还不能出半点岔子——在七月份的时候,德国大使米尔巴赫就对布尔什维克当政很不满意,有要换人赶他们下台的意思,好在他被社会革命党刺杀了。再过两个多礼拜就到了交付十亿马克商品的时候。真要拿不出商品,那德国铁定暴怒。
带着这样担忧,用不着列宁以辞职为要挟,代表们很快表决通过了与中国和谈、承认中国之前的条件的决定。不过,既然开了战,那和谈的条件就不是原来那回事了。
代表团团长越飞,团员斯大林、季诺耶维奇、索科利尼科夫,军事顾问萨莫伊洛将军等人一到彼得堡开始和陈去病谈判,他们发现中国人的条件已经变了。第一个,原先玉兹地区和俄国的西面边界是以流入里海的南乌拉尔河为界的。可现在的边界却越过了南乌拉尔河,以距离伏尔加河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为边界,至巴拉科夫才折向奥伦堡方向。
这足足比之前多了几万平方俄里。最要命的是,南乌拉尔河其实就是沿着乌拉尔山余脉流入里海的,越过乌拉尔山就是欧洲,这样划界等于是中国人把手伸入欧洲;而且边界距离伏尔加河实在是太近了,骑兵也好,装甲战车也好,一天时间就能冲到伏尔加河河边。这条河本来就是俄国的交通干道,怎么可能处于中国人的威胁之下。
除了西部边界,之前的粮食、武器援助也大大减少。中国将不再承诺交付多少粮食和武器,而是中亚大铁路能运多少算多少;俄属资产赎买未变。但贷款却要等数年之后才交付,显然是中国人也担心经此之后。布尔什维克会被白军推翻。
边界也好、援助也好、贷款也好,这些都可以谈,不过对越飞提出的所谓签订和约后,中*队立即将察里津、阿斯特拉罕归还给俄国的这个条件陈去病当场拒绝。他的意思是中国只有撤兵的义务、交还战俘的义务,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如果被白军或者英军接管,中国不可能负责归还。
大家急忙媾和其实就是为了拿回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从而迅速稳定住南面局势,但陈去病回避了这个义务却让俄国人犹豫了,万一签订合约后,中国人故意将其交给白俄或者英国,那还不如不签合约,直接打过去好了。
彼得堡东宫内,面对这样的情况代表团团长越飞提议休会。当中国人离开后,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谈判团的成员道:“我真不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越飞同志语有所指,基于上一次和德国的谈判,他不知道这一次面对中国人该怎么处理。是马上签约还是等托洛斯基那边的进攻结果——收到察里津被占领的消息后,托洛斯基立即调兵遣将,布置对察里津的进攻。
“完全不必等托洛斯基!”斯大林同志明白越飞的意思,当即就出声否定:“就凭借他那些军事专家、那些资产阶级分子是收不回察里津的。”
“可中国人并不承诺和约签订后就将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还给我们,如果他们将察里津交给白军……”代表团的成员索科利尼科夫道。确实,和谈的本意就避免南面的局势迅速恶化,可中国人不承诺交还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那和约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真要将察里津交给白军,那他们又何必和我们和谈?直接和高尔察克的联合,进攻喀山不好吗?”斯大林很清楚东线和南线的情况,不由大声反问。“只要和约签订的足够快,我们在白军上来之前就接管察里津,那将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稳定住南线局势。”斯大林同志说完后又看向代表团团长越飞,道:“我们应该尽快签订和约,而且是越快越好!”
“斯大林同志,可他们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西面的边界离伏尔加河太近了。”军事顾问萨莫伊洛将军道,“况且如果我们马上就答应对方的条件,那党内的同志会怎么看?”
“边界并不是问题,我想对方也不会在边界问题上纠缠不放。他们真要是在乎土地,北方的边界又何必离西伯利亚大铁路两百公里?”斯大林再次反问。“中国人的底线我想很清楚,他们不想和我们因为边界问题而过于关系紧张,这才有两百公里的退让,所以按照这个底线,在伏尔加河以东两百公里处确定双方的边界是可能的,甚至是三百公里——如果最后一切都谈妥,就剩边界这一个问题未解决的话,他们也很有可能会退让。真正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想与我们为敌,不然他们何必对我们援助赎买贷款?”
显然,胡文耀的一些行动让斯大林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兵打击了他的政治对手托洛斯基,这对于党内同意建立他所提倡的、完全是由布尔什维克军官组成的新式军队有极大的好处,且按照胡文耀最后的信,这支军队将被中国人武装,同时将领都会是他的人。
钢铁同志反驳了索科利尼科夫对中国的怀疑后,对于签约快慢的问题,他看着团长越飞道:“亲爱的阿道夫,如果您不认为这是另外一个布列斯特和约的话,我们可以等着托洛斯基和他的那些军事专家们进攻后再签约。但我敢肯定,即使中国人不更改条件,南方的局势也将变对我们更加不利,到时候察里津是不是能从白军手里夺回来,我抱有极大的疑问。”
“我赞成斯大林同志的观点。”革命前夜,因为不同意武装夺权,季诺耶维奇和加米耶夫居然将起义信息提前透露给了孟什维克的报纸。因为这个原因,加米耶夫和季诺耶维奇的政治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宽大为怀的列宁同志最终原谅了他们,这一次和中国和谈,完全迎合列宁同志意思的他非常卖力。
“中国人并不是想敌对我们,只是等待了很久执行委员会一直不同意和他们谈判,所以他们愤怒了。并不是我们惧怕中国人,但显然中*队的战斗力在欧洲战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他们甚至不比德国人差。想想吧,如果他们和日本人真的从察里津沿着伏尔加河打到喀山、打到下诺夫哥罗德,那革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季诺耶维奇虽然是布尔什维克元老,可自从那件事情后他的话在党内就不再有什么分量。他的话说完,代表团团长越飞道,“我想在继续谈判的同时,我们应该祈求托洛斯基快一些进攻。”
代表团纠结于该何时与中国人签订和约时,察里津北面五十公里处的杜博夫卡火车站托洛斯基专列上,托洛斯基、苏东方面军司令卡面涅夫、革命军事委员诸人、第十集团军司令、以及苏东方面军下辖的五个集团军中的四个集团军的司令员、伏尔加河区舰队司令、都聚集于此召开战前会议。
只是,集团军司令员在几天之内赶到杜博夫卡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除了半数收拢的第十集团军,其他集团军要想在几天之内就赶到杜博夫卡根本不可能。随着五个礼拜前对喀山、萨马拉的胜利,除了图哈切夫斯基的第一集团军外,其他四个集团军都陷在喀山以东的漫长战线里。(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