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申:对于我们根据宪法产生的共和国,作为自由、忍让和信奉上帝旨意的永恒基地,我们毫不动摇地相信其生命力。
因此,深刻地意识到对我国同胞和我国事业的职责,我已在昨天晚上发表公告,宣布全国处于非常状态,并且要求竭尽我们国力和授权的最大限度去增强我们的防务。国家将期望所有个人和所有集团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家都要毫不惜力,毫不利己,毫不怀疑我们的民主必将胜利地生存下去。
请允许我重复一遍《独立宣言》签署人的话——那一队爱国的人,长久以前在力量的绝对悬殊情况下战斗,然然而和我们现在一样坚信最后的胜利——‘坚定的依靠上帝保佑,我们以自己的生命、财产和神圣荣誉做出相互的保证’。”
‘哗哗哗……’。演讲结束后,掌声像雷鸣般扫过整个众议院。看着全场五百多名议员绝大部分都在鼓掌,演讲台上罗斯福终于放心——或许艾米莉亚和对自由的保卫不足以打动所有议员,但中日两国的经济索套足以让两党绝大部分议员赞成开战。自大萧条起已近十年,这十年中,政府已经用了所有能用的办法,但低廉的中日工农商品使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一败涂地,出口急剧减少。
美国商品之所以还能出口,大部分是得益于政治影响以及对外援助性贷款,但当去年的贸易赤字超过三亿八千万时,华盛顿再也没有人能坐的住了。战争已经成了舆论讨论的焦点,在生存境况日益退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战争而不是和平。
这仿佛如上次大战的英国——在商品竞争不过德国的情况下,战争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唯一有所缺憾的就是:英国于1895年委内瑞拉危机起开始针对德国实施围困,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通过五年惨烈的世界大战毁灭德意志帝国;而此时,美利坚针对东亚同盟的围困只有短短两年,虽然海军完全占据优势,但又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毁灭远东那个庞然大物呢?
“愿上帝保佑美利坚!”罗斯福心中默语了一句,在儿子的搀扶下走下了演讲台。比他上台时更热情,议员们看着他来就站起身激烈鼓掌,而记者则在他前面几米的地方拍照。‘人的权利永远高于一切国家权力!’这是伟大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自由、民主重新定义。人、曾经无比卑微的人,被放到了神圣的国家之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时刻了,这完全可以说是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性的进一步伸张和尊重。
并且,今天的演讲等于拒绝了日本人的最后七十二小时通牒,战争即将开始。不光是从现实还是从意志,美利坚都将获得战争的胜利,而这场战争的起源仅仅是为了一个生死未卜的女人。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好定义人的权利了,这不但是美利坚的胜利,更是人性的胜利。
沸腾的议员、沸腾的国会山、沸腾的华盛顿,在广播的传送下,总统罗斯福的声音传遍整个美国、并传向全世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犬养毅收到讲演全文后不动声色起身前往二重桥;中华总理翁文灏收到讲演全文后,仔细阅读数遍才焦急的把电话打向燕京大学;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看到演讲全文并不激动,他只是叼着烟斗在办公室内开始度步,带着如有若无的微笑;而柏林德意志帝国总理戈林看到演讲全文则是说不出的兴奋——日美如果宣战,那么中美也很快会宣战,当他们打成一团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复兴时刻悄然到来。
唯有不列颠白厅是最平静的,一个紧急会议在华盛顿向日本政府发出拒接最后通牒的公文前召开。在去年五月出任首相的张伯伦面前,依次坐着外交大臣艾登、财政大臣西蒙爵士、国防协调大臣英斯吉普爵士、海军大臣斯坦普诺勋爵、空军大臣斯文顿勋爵、海军情报局局长特鲁普中将、以及内阁秘书汉基。
最先开口的是首相张伯伦,他狮子狗般的眉毛和胡须不断的抖动,他道:“华盛顿已经通知我们,六个小时后他们将向日本的最后通牒发出回应,所以……”
张伯伦此次召集众人仅仅是想向大家通报内阁将按之前的英美协定对日本发出最后劝告,如果日本拒绝收回最后通牒并向美国开战,那么不列颠也将向日本宣战。这是经过一年外交斡旋后由外交大臣艾登争取到的权利——考虑到中国已退出东亚同盟,英国将仅向日本宣战而不是中国。当然,如果中国最终加入日美战争,那么对华宣战事宜也会提上日程。
“阁下,我只是想知道内阁将用什么理由去说服下院和人民?”和其他人不同。财政大臣西蒙还是觉得陷入日美战争对不列颠不利,不说南洋殖民地、澳大利亚和印度全然在中日军队的威胁之下。去招惹这两个国家,实在是太愚蠢了。
“爵士,我们参战也是为了和平。”张伯伦无奈道。“更是为了保护不列颠政府在亚洲的财产和利益。如果我们置身于战争之外,那么不管谁赢了,遭受损失的第一个就是我们。”
“阁下,这是胁迫!”约翰·西蒙憎恶道——虽然他早就知道对美外债的减少事出有因,可与那些可以拖着慢慢还的欠款相比,战争将花费更多财富。
“不,爵士,这只是与盟友的战略呼应。”张伯伦坚持道。为了让财政大臣放心,他又道,“即使对日本宣战,我们做的也非常少。皇家海军派往远东的舰队,只有六所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二十艘巡洋舰、六队驱逐舰和二十艘潜艇。另外就是将开放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的海军基地给美国海军使用。就是这些,非常非常简单。”
“爵士,日本帝国海军完全不是美国海军的对手。”首相话说完后,海军大臣斯坦诺普勋爵开口补充,“海上的战争也许半年时间就会结束,即便不结束,我们也仅仅是出动海军。尽管有些启齿,但现实就是我们必须在中日两国和美国之间做一个选择,就当下的形势来说,美国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爵士,对比其他国家,我们的军备建设已经很落后了。”国防协调大臣英斯吉普爵士忽然接口。精通圣经的他一上任就说他上任前的那段时间是‘被蝗虫吃光的年代’。“如果不能借助这次战争获得军事拨款,那么不列颠最终将被世界所抛弃。”
接连两个大臣帮腔,约翰·西蒙爵士有些犹豫。张伯伦对他颔首道:“先生们,为了不列颠的未来,这是我们必须做的。”
数个小时后,在美国驻日代办处代表到达霞关之前,英国驻日大使罗伯特·克雷吉抢先一步将最后劝告的外交照会送至外务省。外务大臣芳泽谦吉匆匆浏览了一遍照会,倍受震惊的他连说话都有些颤抖,他已经忘了外交准则,直言道:“阁…下,贵国难道…要向我国宣战么?”
“阁下,我只是按照白厅的训令转交政府的照会,后面会发生什么,我并不清楚。”克雷吉按照外交准则体面的答应道。“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贵国不应该那么着急的发出最后通牒,这样的结果除了战争将再无其他选择。”
“这……”克雷吉说完芳泽谦吉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只能是满脸苦笑。他和内阁当然不希望发生战争,可国内、特别是军方排外声势极大,民间也有不少人吹鼓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而去年三千多贤良国民在马绍尔群岛玉碎,更是激起全体国民的愤怒。岩浆早已孕育,缺的仅仅是喷发的机会罢了。
“阁下,我将在大使馆等候贵国的正式答复,希望明年樱花开放的季节贵国还是和平之国。”在芳泽谦吉欲言又止时,克雷吉礼貌的告辞了。而当他前脚刚踏出霞关,美国驻日代办处代表约瑟夫·C·格鲁后脚便赶到了。他带来的是华盛顿对日本政府最后通牒的最终答复。
“阁下,我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就贵国之最后通牒做出最终答复:在埃尔哈特小姐的遗体找到前,我国海军拒绝撤出马绍尔群岛各岛;基于同样的理由,我国政府也拒绝向贵国政府正式道歉并赔偿有关损失……”格鲁手上拿着正式公文文本,嘴上则宣读公文的内容。排除拗口的外交辞令外,公文的答复除了拒绝就是拒绝,再无其他。
有些木然的接过美国人的最终答复,芳泽谦吉很是遗憾的道:“希望贵国政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战争。”
“阁下,我国总统罗斯福先生认为:人的权利永远高于一切国家权力。哪怕埃尔哈特小姐已经死亡,我们也要找到她遗体,并查清事情的真相。”格鲁也极为遗憾的道,他在日数年,已经习惯这里的一切和人民,也不希望战争真的发生。
“不,代表先生。”芳泽谦吉忽然感觉一些愤怒,他反驳道:“确切的说:是美国人的权利永远高于一切国家的权利!如果不是这样,贵国海军又怎会不顾国际公法,悍然登岛并杀害我国军民三千七百八十九人!贵国国民的权利永远高于一切国家权力,而日本的国民呢?他们就应该死在马绍尔群岛吗?!”
芳泽谦吉的反驳让格鲁哑口无言。是的,整个冲突的事实就是为了一个美国人死了三千七百八十九个日本人,他们中还有一些是孩子。可是,谁让他们是黄种人呢?谁又让他们不是基督徒呢?
在格鲁自我安慰时,芳泽谦吉却一改之前的失礼,他鞠躬道:“抱歉,是我失礼了。阁下,我国政府将在二十四小时后对此做出最终答复,但愿世界永远和平!”他最后祝愿道。(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