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清清小狼”热情的打赏!
…………………………………………………………
很多人总是不明白一点,认为疆土越大越好,特别是短时间内横扫千里展示兵锋是一种快意的伟业。殊不知有多大的能耐才能去治理多大的领地,行政能力没有跟上地盘越大败亡的速度就会越快。
南郡两百多万的口中,士人有多少,识字的又有多少?满打满算的普查之下,吕哲得到只有不到一百三十七士人,识字的就不好算了,大概是两千多人吧。
识字不一定是士人,先秦以来只要是士人就能够在列国畅行无阻享受良好待遇,只因为士人是当官的种子。
更加的详细一点,士人就是拥有良好家室又有足够财帛的一类人,不是那种只认识百八十个字的人。士人现在还没有分寒门和富家,现在是秦时啊,不是安定了两三百年的汉时,穷人的孩子除非有天大的机缘不然哪有那个环境去识字走向士人阶层,哪怕是有那么一两个也无法形成寒门。
万分之一的比例,那是多么珍贵的资源,而一个县至少需要九名士人作为行政基层,也就是县令、县城、六曹、狱掾。另外,配上足够识字的官署体系也是必要的配套,这又至少要有二十名以上识字的群体。
战时,各县的官署需要的数量需要更多,主要是行政的方向增加。又分战区与非战区,很难说需要多大的量。
想要扩张?没有足够的官员打下来又无法治理,没有去治理的官员就会使地方混乱。想象一下,连什么时候耕种都需要官吏下乡通知的年代,没有足够的官员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是打下地盘越多拖累就越大的下场。
极限,极限,不是兵力的极限,是吃下去不会形成负累的极限。吕哲也是经由黔中郡……哦。现在改叫苍梧郡了。还有衡山郡才明白这么一层道理,想要扩张官员的培养就要跟上。跟不上还不如专心发展现有的领地。
巡视各方兵堡完毕,吕哲回转江陵期间天气已经放晴,他刚刚抵达江陵立刻又扑到公务上去。
幕府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流程,各个职能的分配只有三郡之主才有权力划分。事先也该先放出风声让将领们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同时,有了幕府相应的仪仗也必需跟上。所以仪仗就是专属幕府的军旗,各阶层将领的将旗,一些告牌、衣着、甲胄、车马,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祭祀鬼神祀品和用土筑一个祭祀台。
祭天?除了天子之外谁也不能祭天。哪怕是开府祭祀鬼神也有很严格的规格,什么样的爵位应该祭祀拿些位鬼神,应该准备什么样的血食。摆上何等依仗,从夏朝开始就有严格的划分。
思来想去,算是应对秦国的威慑和向叛军诸侯告示,吕哲有条件使用诸侯的规格。也该用这个规格来做一场政治秀。
召唤身在江陵的文武们,吕哲明确表示要开府建牙。
话刚说完,一众文武竟然没有了声音,仔细一看武将兴奋得喘粗气,文官则是激动得全身打摆子。
燕彼脚伸出去好几次又退回来,开府建牙需要一名祭祀官,那是十分荣耀的职位。
祭祀官身份不能低,要对华夏神坻有足够的了解,更要熟悉礼仪。
历来每位开府建牙的祭祀官最后都成为该幕府位高权重的人之一,幕府将军视之如心如腹,算是左右长史预备的人选之一。
一军之左右长史,那是全军的第二、三号人物,一名掌管全军升迁及军械,一名负责全军粮秣及运输。
南郡、衡山郡、苍梧郡的军队是一体,包含长沙郡吴芮、庐江郡桓楚、其余武装投靠过来的总兵力多达三十四万。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军队,如何能不使人动心?
郑君一直在观察同僚,他发现燕彼的举动了,嘴角情不自禁地勾起微笑。
吕哲麾下的文员不多,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
燕彼什么都要争一下显得野心勃勃,可能是因为伴随吕哲起于微末,对同僚总是有一种骄傲的姿态。
郑君是临阵归附,背后拥有一个宗族,恰恰是因为临阵归附和由一个宗族才处处显得低调。不过呢,自从郑浩被派往庐江郡接洽桓楚之后,郑君才是有自己的动作,慢慢开始崭露头角。
共尉和娩杓介于半文半武之间,又能掌民又可掌军,拥有独特的身份。从某些方面来看,两人似乎得到吕哲更多的重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