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
就在贾复恨怒交加之际,曹文诏率领三千虎豹骑席卷而来。
黑黝黝的甲胄在晨曦照耀之下发出极具震撼力的色彩,利用宽阔的地势展开阵型,每两百骑一列,共分成十五行,潮水般向前推进,直踩踏的尘土飞扬,大地震颤。
“全军速撤!”
稍微喘了一口气的薛仁贵以最快的速度爬了起来,翻身跨上战马,扯着嗓子大吼一声。
重甲骑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大,用轻骑兵正面硬撼重甲骑,在多少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才有获胜的机会?身为高级武将,心中都有个大致的概念,薛仁贵自然明白凭尉迟恭率领的五千轻骑兵如果硬抗曹魏虎豹骑,最终可能会输的很惨,所以必须采用“放风筝”的战术,才有获胜的机会。
有兵家做出过具体的分析,认为当轻骑兵遇见重骑兵,只有比例超过三比一的时候,才有获胜的机会。也就是说面对着曹文诏率领的三千虎豹骑,只有汉军骑兵超过九千的时候才有获胜的希望。而尉迟恭率领的骑兵看起来只有五六千的样子,显然没有太大的胜算,所以暂避虎豹骑的锋芒才是明智之举。
而如果以步兵迎战重甲骑,至少拥有不低于六比一的兵力优势,才有获胜的机会。如果以步兵迎战轻骑兵,至少拥有三比一的优势,才有希望获胜。
当然,如果统兵主将拥有超出对手一筹的能力,合理的利用天时地利,或者统率的队伍有着与众不同的战斗力,那就另当别论了。正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任何兵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而曹魏的虎豹骑名闻天下,是重骑兵中的精锐,因此东汉的兵部曾经多次研究过对付虎豹骑的战略,用轻骑兵“放风筝”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策略。而放风筝这个名词也是由刘辩提出的,基本的战略就是打完就跑,利用轻骑兵的机动优势来拖垮重骑兵。
“撤!”
看到曹军虎豹骑甲胄鲜明,阵型整齐,尉迟恭不敢大意,双鞭一挥,喝令骑兵向南撤退。
“哪里走?”
连续吃瘪的贾复岂肯善罢甘休,将手中一丈七尺的银月盘龙戟挥舞的寒光闪烁,死死的缠住张三丰,等待虎豹骑前来合围。只要陷进重甲骑的包围之中,就算这牛鼻子道士再怎么身轻如燕,四两拔千斤,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看到张三丰被贾复纠缠,薛仁贵在远处弯弓搭箭,拉得弓弦如圆月,奔着贾复连射数箭。由于距离太远,到了贾复面前的时候已经成了强弩之末,速度大为减缓,俱都被贾复挥戟拨落,张三丰趁机展动身形,摆脱了贾复的纠缠,尾随着汉军骑兵一起向南撤退。
看到汉军骑兵不战而退,曹文诏与贾复率领着虎豹骑紧追不舍:“汉军休走,有本事的留下来一决胜负!”
在薛仁贵的指挥下,汉军骑兵并不理会曹军虎豹骑的叫嚣,一边列队向南,一边在马上弯弓搭箭转身朝追赶的虎豹骑放箭。
纷飞的箭雨倾洒在虎豹骑头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虽然因为有甲胄包裹,伤亡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总有几个倒霉鬼被伤到要害跌下马来,旋即被潮水般的铁蹄踏为齑粉。
“给我还射!”曹文诏大怒,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喝令曹军虎豹骑还射。
只是汉军轻骑兵行动迅速,一路不停的在马上驰射,当虎豹骑弯弓还射的时候,汉军骑兵已经向前移动,脱离了虎豹骑的射程范围,让曹军的羽箭全部落空。
就这样追逐了十几里路,曹文诏发现就算累死虎豹骑也追不上汉军轻骑兵,只能恨恨的下令收兵,全军调转马头,返回合肥城下待命。
“杀啊,曹军哪里走?有种的留下来一决胜负!”
就在虎豹骑刚刚调转马头走了两三里路的时候,薛仁贵又与尉迟恭率领着汉军轻骑兵追了上来,一边大声辱骂,一边乱箭齐发。一阵飞蝗般的箭雨,射落了数十名倒霉的曹军,惹得虎豹骑三千将士火冒三丈:“请将军下令,全歼这支无胆鼠辈!”
曹文诏也被薛仁贵的无赖打法激怒,调转马头,手中长槊一挥:“给我杀回去!”
贾复纵马当先,咬牙切齿,恨不能砍下薛仁贵和尉迟恭的人头:“姓薛的,尉迟黑子,是大丈夫的休走,敢不敢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薛仁贵懒得搭理贾复,看到虎豹骑又调头追了回来,当即挥戟下令撤退,一边策马向南驰骋,一边在马上弯弓搭箭,朝虎豹骑驰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