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终他们败了,但也是这次暴乱引发了刘澜与吕布之间的矛盾,最终刘澜重新收回了丰县,而这对刘澜来说就是他新政最大的收获,想想如果有一天当真有谁要打到秣陵的话,那么根本就无须他去动员,百姓们会主动帮他守城。
而不是漠视,对漠视这个词对刘澜来说真的一度让他非常的寒心,还记得当时退到广陵和秣陵,他听到的都是一些百姓的抱怨,而最让他寒心的则是徐州的安危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吗?不是百姓不关心,而是百姓更关心他们自己,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日子才是他们在乎的,至于你刘澜是打了胜仗和败仗,有人在乎,但更多的普通百姓却并不会关心,甚至还有点埋怨刘澜,因为这一仗家里有人成为了民夫,因为这一仗他们交了比以往更多的税赋。
对此刘澜不敢说早就知晓吧,但也略有耳闻,当然他的略有耳闻是因为后世对东吴的一些了解,不管孙权多么渴望北上,但真正拖他后退的除了山越人外,还是这些世家,因为他们花费巨资一旦帮助孙权北上夺取了天下,他们又能有什么回报?而如果不能夺取天下,败退回来,那被消耗的不仅是他们的银钱,可能死的人还是他们的亲族兄弟。
但是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刘澜可以确信了,那就是不仅是氏族们不会支持东吴的扩张,可能连普通的百姓都觉得北上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仅不支持,反而还会对其出兵心生怨恨,而刘澜最大的希望毫无疑问就是能够扭转这一局面,所以他在丹阳会对氏族下手,而对百姓也是从心底里对他们好,或许短时间内这一切对他们来说依旧无所谓,与己无关,但是他让一步步的去改变他们,让他们真正的站在自己的身后,成为自己最大的助力,而当上下一心,刘澜相信这个世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是他的对手,因为大家都有着一个目标,同一个追求。
刘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是否会有所收获,但不尝试那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答案,更不会知道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其实有些事情不是几年几十年就能见到效果,甚至五十年后可能会是人人喊打的政策,百年之后会被证明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不一定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就是正确的,但是能够得到百姓支持的那就一定是对的,任何事情刘澜始终都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百姓的态度,当然有些时候因为教化未开,百姓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盲目跟风是刘澜之前所遇到最为可怕的事情,就拿广陵的义仓一事来说吧,如果不是陈群在徐州正面了这是善政的话,他都要怀疑义仓的政策是不是真的那么扰民了。
但事实证明,这是被有心人利用了,当地的氏族小吏再加上曹操,所以经此之后刘澜才发现舆论的导向有多么重要,以前他没有在意,是他觉得舆论都掌握在氏族的手中,他们影响着很多人,但是当这些人站在你的对立面的时候,那问题就大了,所以专门分了一部分内卫主要解决的就是引导风向以及抓捕谍探。
成果是显著的,很多事情,百姓跟风严重,首先就是从流严重,其次则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弱,缺少独立思考,当一些‘演说家’进行煽动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做出一些冲动甚至是鲁莽的事情,但是内卫开始行动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刘澜并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决定是好是坏,如果就从对外来说那肯定是好的,可未来会不会演变成东西厂和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就很难保证了,虽然刘澜不控制言论,但是这样做无疑是在限制言论,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在限制对自己不好言论。
而现在他没有犯错,可是人无完人,有一天当他以为自己是善意,而百姓却认为是恶政的时候,那么他们表达不满的时候,自然同样会被打压,而那时百姓发现自己的诉求无法得到解决,甚至还被打压,那么风险势必就会被打压。
就好像皮球,那时候压的越厉害,最终反弹的也就越厉害,他至今还记得当年温恕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在黄巾之乱前的十多年间,是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叛乱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十多年前阳明皇帝许昌的叛乱。
虽然许昌叛乱最终被臧晏所剿灭,但是主将臧晏却采取了最为残忍的方式不分男女老幼将所有反贼全部格杀勿论,而之后大汉对百姓的监管力度也变得越来越严,所以自此之后是十余载时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百姓造反的叛乱。
难道说大汉朝的百姓在这十年间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自然不可能,相反他们在压迫中不断妥协,因为造反牵连实在太广,百姓没有一个人敢有造反的念头,这是对阳明皇帝许昌等反贼被杀心有余悸,可同样这样的杀戮却也蒙蔽了大汉朝上上下下。
在当时乃至整整十余年时间,毫无疑问臧晏搜做的一切是无比正确的,可是当十年之后黄巾起义彻底断送了大汉王朝时,再回过头来看的话,这样的举措是最错误的。
因为一味的杀戮并没有彻底解决社会的矛盾,反而将百姓的不满全部压了下去,百姓敢怒不敢言,可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所有的忍耐最终换来的依然是没有活路之后,他们再一次造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