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的是、您说的是。”我看老林头脑袋上面的冷汗都要淌下来了,心里面不禁的有点幸灾乐祸,一直以来这老小子都是拎着脖子训我,现在终于轮到别人说他了。
我越来越对这个人的身份感到怀疑,但是这种情况之下我真的不方便问呐,所以我就不自觉的抬了抬脑袋,没想到这么巧的就是我的眼神就跟云床上的张崇州道长目光对了一下,对上的那一瞬间,我竟然感觉有什么东西从他的眼睛里面直接打进了我的身体里,所以我不自觉的直接就把身体抬了起来,眼睛里面竟然出现了一种茫然。
“孩子,很好奇我是谁吧?”张崇州道长一脸的微笑,但是我奇怪他是怎么看出我的想法来的。
“你这个小兔崽子,谁让你这么没规矩的?”老林头看着我愣神,竟然回身就是一记脑壳,这一下打得挺狠的,我的眼泪差点没有淌下来,但是也多亏这一下我才终于唤醒过来,然后非常尴尬的冲着前面笑了笑。
“算了,不要在意,毕竟也是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年轻人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其实我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只不过是武当山太和宫里面的一个普通道士而已。”
“这位就是太和宫的观主,你别看名义上不如蜀山掌门响亮,但是这位老爷子是当今道门中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老前辈了,不管是本事还是修为,都是我们这帮人没有办法比的。”老林头退到我身边,在一边压低声音嘟喃着,话里话外虽然没有说,但是其意思就是说别让我多说话的意思,当然了他肯定也在后悔为什么之前没跟我说清楚。
“太和宫?”一听到这个词。我可是马上就机灵一下,要知道不是我胆子小,而是太和宫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亮了。
要知道太和宫所在地坐落在武当山。而武当山相比就没有什么不知道了,那可是从古以来的道教的圣地。不过是在记录里面,还是在民间传说当中,很多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比较有名望的包括春秋的尹喜;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等等,而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所提武当山可以被誉为是道教的一个发源圣地。
当然别人先且不提,其中最让大家知晓的恐怕就是张三丰了。这个人说起来大都不陌生,就算是一个人在不爱看书,电视里面那图天盖地的电视连戏剧攻势,相比所有人也都能认识一二。但是其实这里面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其实张三丰本人的确是有着很多的神秘传奇,但是其中并不是单单涉及武学方面,在内功修为以及心法,甚至是布阵方面。其造诣也早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不过在后世当中很少涉及这一部分而已,而且最传奇的是,其本人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三个朝代,直接从元末跨越到明初。当然这一点我本人是不相信的,即使一个人的内功修为在高可以延年益寿,相信一百多年已是一个极限了。
但是不管如何张三丰祖师是道教内丹修炼的集大成者,在修炼过程中,人静坐久了,就需要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这就是动功和静功,而内家拳正是发源于与内家修炼息息相关的导引、吐纳之术,可以说是将道法与武功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
所以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真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当道教从兴隆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道场,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把武当道教推上了顶峰。
当然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毕竟从侄子手里把江山夺过来,肯定有不少人说闲话,为了可以避免自己的统治不稳,当然也是为了借着宗教邀买人心,显示自己是大公无私的,这位皇帝便动用国家的力量营建武当道场,甚至为了表示重视还遣功臣贵戚现场督工,到武当道人如何修持等都亲下圣旨,真可谓是没少做功表面夫。
在明永乐年间的时候,通往武当天柱峰的一百四十华里的神道两旁丹墙翠瓦,并且还布满了建筑,那种场面在现在的视觉当中绝对是一种冲击,更可况时还在古代,皇帝还派官达四品的内臣太监提督管理武当山的一切事务,当时武当山就以“治世玄岳”的崇高地位成为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