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日子又过去了好几日,转眼便是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在天启朝,腊八节这一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熬制腊八粥的习惯。当然,大户人家的腊八粥所用食材更金贵些。
所谓腊八粥,主料是江米(也就是南方称为糯米),配以红枣、板栗、红豆、瓜子、花生、松子、桃仁、杏仁、绿豆、葡萄干、桂圆、莲子等八种食材,细火慢炖熬制成粥。
熬好了腊八粥,自家只留一半。至于另一半,则用海碗装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间送上一碗。在这种时候,便是考验这家媳妇(闺女)是否擅厨艺了。腊八粥好不好喝,里头的食材固然重要,可要说熬制的火候那也是顶顶关键的。要不然,再好的食材也是糟蹋了。
李家屯家家户户熬制腊八粥时,李君苒还在越镇乐不思蜀中。但这并不影响整个屯上空飘着粥香时,念叨(八卦)某只不在场的小妮子。
“姐,今儿柳儿这丫头会回来吧。”正在帮忙烧火的翠花抬头嗅了嗅空气中浓郁的粥香,语气中带着几分埋怨。
“会回来,会回来。翠儿,你自己个儿数数,今儿从你起床,这都问多少次了?”米花笑着打趣着自家小妹妹。
自从初一赶大集那天,自家小妹知道柳儿那丫头打算在镇上多待几天后,立马嚷嚷着也要跟着柳儿那丫头留在镇子上。结果还是自家娘给力,两眼一瞪直接拎着耳朵就将小丫头给扭回了家。
这人虽说是带回了家,却不想没将那魂给带回来。这些日子,若不是自己看得紧,只怕这小妮子说不准还打算一个人走去镇上找柳儿那丫头呢。
想到此,米花在心里甚是无奈地长叹了口气,有时候她都会忍不住想自家这个小妹是不是出生时给抱错了,瞧着那性子怎么看怎么像个臭小子。若真是臭小子就好了,就把柳儿那丫头给娶回家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
“娘。大姐笑我。”面对自家长姐挤兑,翠花有点儿不乐意了,撅着嘴朝着一旁看自家女儿互动的米花婶子告状。
“好了好了。都多大了,还那么可不行了。过了年。翠儿你可就十岁了,是大姑娘了。之前娘也不拘着你,由着你满山乱跑。现在想想,你啊也是时候该收收心,跟着你大姐好好学学那绣花……”
米花婶子的话还未说完。便引来了翠花一阵嗷嗷小狼叫。拘在家里并不可怕,让翠花拿针学绣花,这才要了她那小命。
可惜,从镇上赶大集回来的米花婶子早已下定了决心,又怎会因为自家小闺女这几声嚷嚷给改变主意咧。再者说,这也确实是为了自家小闺女好,女儿家也就是在家时可以过几天舒坦日子,真等行了笈礼最多也就再留在家里那么一两年,就该成亲嫁人了。若是能找个心善的婆婆,小夫妻和和美美过日子自然是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可这世上的事儿又怎可能事事称心如意?旁的不说。就拿她自己来讲,公公婆婆是顶好的,二叔小叔也是忠厚老实的。偏偏那个二妯娌……不提也罢。
“娘,我瞧着粥快熬好了。”米花到底年岁要年长一些,对于自家娘亲心里的那些顾虑,她也是知道的。尤其在小弟不曾出生的那些年,就住在隔壁的二叔一家,二婶子是如何对待她家的,米花记得一清二楚。正是因为记得,身为长姐的米花反而更担心自家小妹。那性子如此活泼,没有一刻安宁的时候。将来……若是不善厨艺不会女工针黹,可怎么办?
“嗯嗯,我瞧着也熬得差不多了。”米花婶子从米花手里接过了大圆勺子。稍稍搅拌了一下锅里的腊八粥,顺手便舀起了半勺子,看了一眼。这一次,米花婶子并没有上灶台,而是在一旁指点着自家俩闺女熬腊八粥。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因为过了年自家大闺女米花可就十四了,再过一年就该行笈礼了。
灶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来个海碗,都是给左邻右舍准备的。腊八粥不多,也就是每家满满一大勺,大半海碗,只求尝个味道而已。
没一会儿功夫,米花便将那些个海碗都装上了自家的腊八粥,找了个竹篮子,一篮子整好可以放下三个海碗。
“娘,二/奶奶家我去送吧。”
“也好吧。不过翠儿,你柳儿妹妹只怕要过了晌午才能回来呢。”米花婶子虽然不清楚李君苒究竟什么时候回家,但还是记着上回李崔氏曾提过这事,说是让小丫头跟年哥儿李君杨坐着七祖儿家那骡子车和李正远一道回来。算算时辰,只怕最快也得午后。
“啊……那,那我……也去。我就在二/奶奶家等柳儿回来!”
对于自家小闺女,米花婶子也有些无语了,没好气地嗔道:“米儿,你瞧瞧你那妹妹,赶明儿,翠儿啊不如就住在你二/奶奶家算了。”
翠花倒是非常乐意跟李君苒住在一起,不过瞧着米花婶子的样子,还是本能选择了非常狗腿地抱住自家娘亲的大腿:“娘,你不要翠儿了么?”
“好了好了,别腻歪了。一会儿粥该凉了。赶紧给你二/奶奶、三爷爷还有四爷爷家送去吧。”
“哎。”翠花拎着竹篮子蹦蹦跳跳地出了自家门。
跟在后面的米花不放心地又叮嘱了一句:“翠儿,你慢着点,可别撒了。”
“撒不了~”
李三爷爷家距离米花婶子家并不远,反倒是二房李君苒家跟四房李平海家有些距离。亲友间互送腊八粥原也不过是尝尝味道,分量上自然不可能很多,想要管饱就更不可能了。翠花从李三爷爷家出来后,原想直接去李君苒家,可惜要去二房就必须经过四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