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活原来可以更简单的!
前些时,有一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并被广泛转发: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
这条**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着实是因为,我们殚精竭虑追求的原来是一些自己本来就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炫耀的东西原来就是一些累赘的、多余的东西。而且,因为对于这些无用价值、额外、多余的追求,使很多人付出了时间、精力、身体、心灵乃至于家庭幸福的代价。回过头来看看,想想,才发现自己误入了歧途,悔之已晚。
现代科技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妙龄少女,在不停地、不断地撩拨着人们欲望的神经,到处是诱惑,到处是刺激,也到处是陷阱,让人们欲罢不能。这种情况其实在电影《大腕儿》中,冯小刚已经用他的冯氏幽默给人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里面的经典台词:“(建房子)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花园儿,楼里边有游泳池,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ayelys(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再建一所美国诊所儿,二十四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儿: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两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儿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有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其实,上世纪末的冯氏幽默简直就是现代人生活心态的一个真实缩影和翻版。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去买电脑,导购员不停地推荐一款新电脑,什么双核处理器,超大内存,N个G的硬盘,上千万像素的摄像头,蓝牙功能……其实,你在来之前,对买电脑的要求不过就是“写写东西,上上网,发发邮件”这么简单。可是,你经不起导购人员的劝说和介绍,原来的想法抛之脑后,咬着牙花三倍的价钱把一台高配的电脑带回家,一段时间之后你才后悔起来:那些天花乱坠的功能几乎没用过!
其实,生活原来可以更简单的!这就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生活理念:低配人生。所谓低配人生,并不是让我们忆苦思甜,“艰苦奋斗”,过上那种苦行僧的生活,也不是要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要在这个充满选择的社会里,在这个欲望不断扩张的世界里,学会辨别与放弃,做到适可而止。这种生活态度,不勉强,不逞强,有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有一位网友小田,两年前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20万,还有近60万的贷款,贷款15年,月供3000多,是他眼下工资的一半还多。刚开始他认为这样做不仅让自己住上了宽敞房子,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投资,他挺高兴也挺自信。可是,一年之后,他感到这套房子给他带来的压力远远超过自己当初的想象。
小田说:“因为这套大房子,我的生活质量与住小房子或者租房子住的同事、朋友相比,下降了很多。同事们都去休假旅游了,但是我一想到休假会减少收入,就没有了旅行的兴致了;朋友邀请我一起去看演出,观看中朋友笑得前仰后合,可是我总在为几百块的票价换算成房贷的结果而感到懊悔;和女朋友去看个电影,都要挑选打折日……我常常想,我真的需要这样一所大房子吗,我需要把自己的人生变得这么悲催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