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莫小白说完,李绩也点头起身。
二人离开大账前往炮营,早就整装待命的张郃、杨登山已经率先出营,他们会和探马骑兵一道过江,去江对岸阻击倭人。
此刻出兵,其实已经算不上埋伏。
可两军野外相遇,一方对接触战早有准备,另一方却仓促应战,哪怕兵马人数上占优,也很难发挥全部实力。
“张将军,此番作战部署之妙,老杨实在佩服的很呐。”
一路向南行军,杨登山也在与张郃说着什么:“往日我们出战,大体都是找上敌军,大伙就蜂拥而上了,似这般重重布置,几乎是没有的事。”
“主公与李将军的谋划,某亦深感精妙。”
张郃作为大梦镇战将,在李绩麾下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李绩的排兵布阵,自然感触更多。
李绩很少去打那种硬碰硬的战事,即便己方有实力可以硬吃。
“也就是提督,把咱们手下儿郎还当个兵看。”
杨登山啧啧两声,身为云贵大将,此时大明有数的战阵老手,他哪能看不出来,李绩的种种布置,一方面是为了全歼倭人,一方面也是最大限度保存兵卒。
先打一仗,占了便宜就赶紧退。
然后再打,又捞点便宜。
就这么反反复复一层层的接触战,让对手疲于应付的同时,避免了己方兵卒陷于无休止的乱阵厮杀。
回想以往苗兵作战,虽说靠的是火器杀敌,但最终还是要肉搏厮杀。
至于其他的安排?
让你上就是让你全力出击,不是你的兵马死光了,就是敌军被你打败。
至于兵卒死伤太多可不可惜?
京师没人在意,大明天下也没人关心!
为了让儿郎们拼杀起来可以更占优势,杨登山才能勒紧裤腰带,张罗出一支单兵火力丝毫不逊浙兵的云贵苗兵。
别人不把他的兵当人,他只能自己珍惜部下。
当这支人数不过四千的混合兵团出营跨过冰河,一直跟踪倭人兵马的骑兵回来了。
最后一位探马回归,也就说明倭人已是近在眼前!
“大哥,我们就这样去平壤真的可以吗?第一军团的人会不会认为我们是与他们争功?”
大同江南岸,五里外的山间驿道。七千兵卒排着长队,正逐渐向江岸推进。
听到自家弟弟的询问,立花宗茂当即开口:“如果第一军团还在,就算他们有些想法也不要紧,怕就怕大明在打下龙泉山后,直接对平壤发动偷袭。”
“偷袭平壤?那可是座大城,轻易办不到吧。”
“以前或许不行,但现在很难说,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上次从南边去平壤的运输队,规模比以往少了一半。”
立花宗茂沉吟开口,皱眉道:“我们的后勤线已经变得混乱不堪,只怕小西行长大人也没有足够的弹药储备,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平壤,增强平壤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