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的展,则刺激了木石制造业和陶瓷业的产生。
刘晔翻新大都城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开始让每个城民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房屋。不像过去一样,大家挤在一个大楼内,没有丝毫**可言。
一个个温暖结实的小屋建成了,但是过去人们其实是共用一些生活器具的。例如碗具、桌子之类,都是你用来清洗一下就给下一个人用,非常的不卫生,非常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染。
为了杜绝这种不好的习惯,刘晔坚决要求城民们开始注意自我为生:
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的至少三天洗次澡;三天换次衣服;早晚清洗口腔;分餐使用碗筷等等。
这些规定一开始让人们不太适应,但刘晔重罚了几个不讲卫生的人后,也就慢慢习惯了。只是碗筷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多,根本无法达到一人一套的要求,而且刘晔将以前公用的碗筷全部毁掉,说这是为了消除为生。
筷子很好办,找几个树枝折下来就好。但是碗这种东西却不好办了,总不能一直用树叶当盛具吧。
这种情况刘晔自然估计到了,身为华夏国的一员,瓷器做不来,但是陶器还是可以的。
按照脑中的记忆,选用黏土,经过手塑成型、入窑火烧就成了粗糙的陶器。而且这种东西每个城民都可以做,刘晔让所有城民都自己动手来做,做的好与坏都是自己消化。
毕竟这是以后吃饭的家伙,每个人都不想以后捧着丑陋的器具被人嘲笑,所以也都尽心而作。
但是做陶器这种东西实在是要靠天赋,不是看看就能学会的,除了少部分人能够做得有个大致样子,其他人都是做得奇奇怪怪,说是歪瓜裂枣都是抬举他们。
“这是什么?树根吗?给我毁掉了,别丢我的人!”
“这是大便吗?亏你还有脸拿出来!”
“哦,瞧不出,你还是个艺术家呢,竟然做了个现实主义的抽象派作品,可惜没有用处!”
刘晔走在人群间,一个个地挑选,总算找出了七十个手工算是不错的城民。
“你们以后就是陶器工了,负责大都城所有的陶器供应和带徒弟,记住目前你们的作品只是凑活,离我的要求还差得远呢!”刘晔这新近诞生的陶器工训话道。
做陶器是个细致活,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陶器做好了才有资格去做瓷器。刘晔深知第一次能够做到目前这个程度已经不错,只要继续练下去一定可以达到他的要求。
刘晔猜测得不错,在一个月后这些陶器工们就达到了他的要求,杯口圆润,触摸感滑腻,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
而且这些陶器工受到了大都城废墟内器具的影响,作出了许多类似的东西,大受欢迎,在大都城供不应求。为了弥补生产效率的不足,这些陶器工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带起学徒,让他们帮忙做一些简单的活计。
有了陶器,家中还要置办一些家具吧,这时木工和石工就派上了用场。
这样一来,城民们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有点钱财的就弄点石制家具,其他的则用木制家具代替,没钱的就只有全部使用木制家具了。
能够全部使用石制家具的除了大都城的中层以上人员,就只有那些商会的商人有这个财力了。
刘晔并没有阻止这种等级差距的产生,在他看来这种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不能阻止只能监管。
如此一来,随着大都城生产力的展,带动了民用行业的兴起,城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