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杨姨娘虽然和六爷同乘一辆车回来,六爷却仍然一如既往的无视锦绣院,甚至依然不曾提过一句杨姨娘,恍若宅子里就没这么个人。
她才稍稍安稳了一些,这样下去,六爷对杨姨娘在后宅的关注度持续降低,也许时间长了,杨姨娘把买卖上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能起的作用也就有闲了。没准儿她就会等到机会,给杨姨娘安排个意外什么的,把她彻底解决了。
既然有了目标,六爷和杨姨娘也没有走的更近,姚氏也就静下心,努力把杨姨娘忘在脑后。事实上,若是没人可以提起,杨姨娘在张府的存在感的确很低。
事实证明,张谦对姚氏身体状况的顾虑,还算到位。两天之后的晚上,姚氏开始阵痛,三个时辰后,顺利产下一个男婴。
洗三之后,张谦给次子起名张怀志。
冬儿在流锦行成立研发房,只是她计划的第一步。首先,织染行要有自己的染色方子,才能推行规模化染色,否则,各个染色工匠各守着自己的染方和染缸偷偷摸摸做事,根本就谈不上扩大生产。
要像做好织染业,就需要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用来把现有的染色配方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比如,容易掉色方子,就要从固色上下功夫。颜色不好的,从提高颜色品质上着手。研发房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研究新的染色配方,染出新的颜色。一个产业,需要不断的进取创新,才会有发展前景,这是冬儿说给张谦和廉伯等人的发展理念。
有了自己的染色配方,就有能力推行规模化生产,摒弃小打小闹、以染色工匠为单位的染色作坊。这样的话,建立一个新的染色工坊就势在必行。冬儿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张谦和廉伯没有丝毫犹豫,就通过了。
再有,就是收集张谦各地织染行中,织布、织锦、印染方面的机器和手艺,在各地民间雇用能工巧匠,改进织布机,和染布设备,以期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织出各式布料绸缎。
如今研发房基本上已经走上轨道,运行的不错,也渐渐达到了冬儿预想的效果。
最显著的成效就是,流锦行的绸缎料子在颜色和质感有了大幅度提升,又能染出别家没有的颜色,大量订单也就随之而来。王管事手里的订单拿的多了,就不敢再接,找廉伯和冬儿商议怎么办。
这时已经将近七月底了,廉伯、乔显云及一众研发房的染工们刚从河间道回来。他们去河间道张谦名下的织染行,布置新染方的使用和推行。
整个河间道一共有六个织染行,一行人马不停蹄,用了一个月多的时间进行技术推广,又给每个织染行总号留下一个熟练染工,做后续的指导。这才将将回来,又赶上流锦行的订单暴增。
王管事对廉伯说:“姨奶奶不是说一缸缸染料子,不但出活儿少,每缸之间的些微色差对大订单也有影响,弊端很多。如今咱们这里订单多的做不过来,要不咱们在现有的工坊把批次染色方法推行下去,也能多出些料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