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3节 任何时候,你都要学会为自己打气?
◆ 何必为了尚未发生的事或根本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忧呢??
◆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胜利属于那些在失败时不断地为自己打气,对自己说“我能行”的人。?
◆ 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气并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相反,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拳击手杰克?丹普先生远离忧虑的故事:?
在我的拳击生涯中,我发现最强劲的敌人不是那些重量级的选手,而是自己内在的情绪困扰,因为情绪上的忧虑不但会消耗体力,还会影响拳击的进行。所以,我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原则借以保持充沛的体力与旺盛的精力。这一套原则就是:?
1为了让自己有充分的勇气,每当拳赛开始前我都会自我鼓励一番,反复地对自己说:“不要怕,没有什么可以伤得了我的,他击不倒我。”这种积极的鼓舞确实产生了不少作用。?
例如,在我和佛波比赛的时候,我不断地对自己说:“没有人敌得过我,他伤不了我,他的拳头伤不了我,我不会受伤,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一定要勇往直前。”像这样为自己打气,使想法趋向积极,对我帮助很大,甚至使我不觉得对方的拳头在攻击。在我的拳击生涯中,我的嘴唇曾被打破,我的眼睛被打伤,肋骨被打断,而佛波的一拳将我打得飞出场外,摔在一位记者的打字机上,把打字机压坏了,但我对佛波的拳头却并无感觉。只有一次,那天晚上李斯特?强森一拳打断了我的三根肋骨,那一拳虽不致让我倒下,但影响到了我的呼吸。我可以坦白地说,除此之外,我在比赛中未对任何一拳有过知觉。?
2我一再地提醒自己,忧虑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产生相反效果。我的大部分忧虑,都出现在我参加重大比赛之前,也就是接受训练期间。我经常在半夜醒来,一连好几个钟头,心里十分忧虑,辗转反侧,无法成眠。我担心会在第一回合中被对方打断手,或扭了脚踝,或眼睛被严重打伤,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能充分发挥攻势。所以,每次我因为担心第二天的赛程而睡不着觉时,就会下床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你真是个傻瓜,何必为了尚未发生的事或根本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忧呢?人生如此短暂,应该好好把握、享受生命才是啊,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呢?’’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提醒自己,久而久之,这些话好像印到我的骨髓里,经常不自觉地就浮现在脑海中,帮助我克服了许多情绪上的困扰。?
3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祷告。一天中我有好几次与雇主交谈的机会,拳击赛中每次回合的铃响前、每餐吃饭前、每晚入睡前,我都会虔诚地祷告,祈求上帝赐给我力量与勇气,让我打好每一场人生战役。我的祈祷获得了回应吗?当然,上帝对我的回报远超过我的付出!?
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气,是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呢?不是的,这在心理学上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困难,但是每个人都存在着若干问题。每个人都能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让激励标记产生作用。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就是有意记住一句自我激励语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这句话能从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如:“我激励你!”?
阿廉?方索斯是美国密苏里州东南地区某农场的一个病孩子。他在小学遇到了一位优秀老师,这位老师鼓励小阿廉?方索斯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老师用挑战的方式鼓励他:“我激励你!”“我激励你成为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我激励你”成了阿廉方索斯一生自我激励的语句。?
他果真变成了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他在85岁逝世之前,帮助了数以千计的青年获得良好的健康,他还帮助他们立志高远,做事刚勇;服务周到。?
“我激励你!”激励着他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若尔斯通培里拉公司;“我激励你!”激励他从事创造性的思考,把负债转化为资产;“我激励你!”激励着他组织美国青年基金会——它的目的是训练男女青年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激励你!”激励着阿廉?方索斯写了一本书,名叫《我激励你》。今天这本书正在激励着男子和妇女们勇敢地把这个世界改造为更好的社会。?
阿廉?方索斯作了多么好的一个证明啊!一句自我激励语有力地帮助人们发挥积极的心态!?
说到此不禁让人想起那些在兴旺的1920年里取得经济成功的人。那时他们是以极好的态度开始他们的乱档摹?1930年经济萧条袭来的时候,他们便遭到了失败。他们破产了。他们的态度便从积极的变为消极的。他们的法宝被翻到了“消极的心态”那一面。他们停止了努力。他们像那些抱持消极心态的人一样变成了一蹶不振的失败者了。?
有些人似乎在所有的时候都能充分使用积极的心态。有些人开始时使用,然后就停止使用了。但是,另一些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真正地开始使用对于我们很有用的巨大力量。消极心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惰性导致愚昧无知?
一件事对于不知事实或缺乏实际知识的人来说,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对于知道事实或具有实际知识的人来说,就可能是不合逻辑的了。当你在作决定的时候,如果你不肯保持开朗的心胸和学习真理,那就是愚昧无知。消极的心态会在愚昧无知的基础上不断地生长。?
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可能不知道事实,也缺乏实际知识。他可以不了解情况,然而他认识基本的前提——真理就是真理。因此,他就力图保持开朗的心胸,努力学习。他必须把他的结论奠基在他所知道的事情上,并且准备在他认识更多些时,就改变这些结论。?
现在让我再审视一下我们心理上的蛛网,这些似乎还存留在你的脑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