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酸辣粉,怀念了一番中学时代,秦俏俏突然有想起来家乡很著名的另一种小吃,饸饹。
饸饹,也叫河漏、和乐,是将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
豆面有时候需要加入面丹来调节面的软硬度和口感。适合应用于那些没有小麦面粘性大,不能按普通方法做成面条的面类。
在北方尤其是山西、石家庄地区无极饸饹最为出名和常见,石家庄赵县东南和邢台宁晋县交界处饸饹也较为常见。
饸饹是中国民间传统面食小吃,作为中国北方最常见的面食吃法之一。
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经常饸饹用的是荞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
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搅,一边加入冷水,滚过两次,就可以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就可以吃了。
饸饹广泛的流传在山西,陕西的宝鸡、渭南、铜川等关中地区,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一带。由于其美味可口,香气逸鼻,在中国北方地区颇为时尚。
元代诗人许有壬曾写到他吃饸饹的感受:“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诗中的“银丝出漏长”说的就是饸饹。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
到了清代,有关饸饹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献《黑龙江外记》、《尔雅谷名考》等,对“河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清代山西《阳曲县志》亦有具体记载:“附近居民各种面食曰:“河漏“荞面为之。”并引傅青主注河漏“高齐时所谓“促律忽塔“是也”。陕西铜川北关的饸饹,它一般都是事先压好了饸饹,应该是有专门压饸饹的人,卖饸饹的摊主,从专门压饸饹的人那里进来现成的饸饹,而且有麦面和荞麦面两种供食客选择。
等到食客往饸饹摊上一坐,点出要荞面或者麦面的,要不要放辣子,摊主就会很麻利地抓起一把饸饹放在碗里,用勺子把事先熬制好的料汤里舀了浇进去,再扣了碗筚出去,如此反复地回上三五次,等饸饹完全热透了,再浇一些汤,放上韭菜和辣椒,就热腾腾地给食客端了过来。
铜川北关的饸饹好吃,就好吃在筋道上,吃在嘴里有弹性,你得费一点劲咬住扯一下,才能咬断它;铜川北关的饸饹好吃,还好在它的汤好喝,虽说有一点咸,但是这种用老料熬出来的汤味道很香很厚重,加上汤上面漂着油花儿,让你吃了饸饹,不由得也要把汤给喝完了。
正因为铜川北关的饸饹有这么些好处,所以对一向爱吃饸饹的我来说,只要一到北关,就必要到北关桥头的“食品一条街”去吃饸饹。
铜川北关饸饹的香味儿,还能在人的记忆中沉淀下来,等你不一定什么时候想起它来,就会产生一种欲望:“走,到北关吃饸饹去!”
而羊肉饸饹是陕西渭南地区的一种特色面食,做法简单又比较美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