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澈摇摇头,却没有接话,京师那边已经有言官上疏弹劾,说周澈包藏祸心,贪图清望家产,意图构陷,而且朝中也有人在朝会上吹风说道,江东系的士大夫在朝中为官的时候辛辛苦苦,为国为民,山越刚刚平定,朝廷就派人查办,未免寒了天下士人做官的心思。
最为恶毒的是说周澈对宦官挤兑心存怨忿,想要将事情闹大,在江东掀起腥风血雨,动摇大汉的地方云云。
对寒心的说法,皇帝刘宏一概不理会,他自己也十分讨厌这群士大夫;对这包藏祸心和动摇地方的,则是派人申斥甚至给予罚俸的教训,但整体来说依旧是不痛不痒的。
旨意上虽然说查办侵占田地的事情,可这件事千头万绪,麻烦之极,也不指望这次能查出什么来。所以旨意上只说查,没说要查出结果,皇帝刘宏的密旨也是说让周澈看看江东税赋。
周澈一行人从余杭离开的时候,官员相送,曰夜都有人或远或近的盯着,隐藏行踪已经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必要。
过了石城镇没多久,就有秣陵县的官船过来相应,但跟着船队行走,在两岸的马队却没有散去,依旧是跟随,马队那是明面上的,这些来迎接的官船上估计都有盯着船队的探子,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持节查办使过境,停留不停留是周澈的事情,地方上却一定要把迎接的礼数做全,要不然周澈回京之后说几句,挑些毛病,那可就是天降横祸了。
对于周澈来说,左右是出来散心,既然地方上这么隆重,停下来打打交道也是好的,一路来这个架势,可以想见去往州府办差之后,会有多么无聊无趣。
实际上停船和当地的官员应酬,也是并不怎么有趣,就是走个固定的程序,说些客气的话语罢了。
“周君驾临秣陵,秣陵父老都是颜面有光,本地父老在酒楼备下薄酒,给周君接风洗尘。”
秣陵县令倒是奉承的很,他身后一干官员也都是脸上带笑,全是讨好的神色,岸上按照规制正在敲锣打鼓,热闹的很,但人群中好像有些搔动,秣陵县令也皱眉回头看了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么丢秣陵地方的面子。
那县令刚要再说几句客气话,身后的混乱声音已经不是装听不见就能蒙混过去的了,一边暗骂,一边转过头要训斥几句。
船上岸上一干人的目光都是转向混乱的地方,场面的确让人愕然,在距离周澈座船几十步外的地方,几名大汉正在追一个身形瘦弱的少年。
迎接周澈到来,秣陵县各级衙门,还有有名望的士绅都是来到,加上维持秩序的差役,锣鼓班子,还有各位豪强人士的随从,以及其他看热闹的,正好在这边的各色人等,码头上实在是拥挤的很。
也正是因为这个拥挤,那几名大汉才抓不住这个少年,推搡喝骂,不少富贵人家的仆役也都是横行惯了的,一被碰撞,当就是大怒,也要撕扯。
那几名大汉都是包着头巾,可巧有人手快,将一名大汉的头巾扯了下来,却是露出了道士发型。
一看到这个,岸上的人都噤若寒蝉,慌忙闪躲开来,人群一散开,大汉们马上就追近了那个少年。
不过本就在河边,已经是距离江河近了,周澈这个位置也看到那少年手中捧着个油布包袱,到了岸边,那少年直接跳进了河中。
“你们还在那里傻愣着干什么,让本县在周君面前丢脸,快去将那无法无天的乱民抓起来,赶走!!”
秣陵县令在那里大声的喝骂,他面子上实在是挂不住了,跟着几人远的总捕头听到这话,连忙吆喝着差役捕快等人一起过去。
那少年水姓很是不错,投入河中,在距离河岸边颇远的地方才露出头来,追他的几个大汉有人也是跳入水中,也有人在岸上吆喝着喊船过来。
这倒是比预想的要有趣很多,周澈颇有兴味的看着热闹,他也能看得出来,尽管知府下令,可那些差役捕快的动作却不利索,走的慢,到了跟前似乎没有动手,倒像是好言相劝的架势,站在河边叫船的大汉们很不客气,这些官差都是赔笑。
周澈不信这秣陵县的差役就和别处的不同,还弄出这等和气的勾当,要知道是使者在这边,还是他们县令下的令,居然还这样的缩手缩脚,实在是古怪。
路上跑的快,在水中未必游的快,跳下水那大汉水性则是很好,很快就要追上,在水中那头巾自然是带不住的,也是露出个亮闪闪的光头。
“查办使大老爷!小民小民有冤情要告!”
那少年在水中大喊,又被呛了几口水,但他距离周澈的船队还有距离,如果有余杭人在这边,如果是经常泡茶肆的话,肯定会认出这就是那个经常卖五香豆的哑嗓黑脸少年,不过这少年此时声音尖利,倒是听不出什么嘶哑来,在水中看,倒是个花脸,不是黑脸。
↑返回顶部↑